第一二八章 突出重围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八章 突出重围 (1 / 3)
        “楚总督扶危定难,力挽狂澜,真正是安唐的郭令公、本朝的韩忠武”文天祥人逢喜事精神爽,笑眯眯的捋着颔下胡须。眼前这个年轻人,挥兵千里来援,救了自己麾下万余将士,更加可喜的是,他居功不自傲,身为番邦统帅,对自己执礼甚恭。值此国家残破之际,往日的属国如安南、占城,没一个出兵助战,倒是史书不载的琉球发兵来援,真真是忠义可嘉、忠义可嘉啊!

        被流芳百世的文天祥如此盛赞,脸皮厚如城墙的楚风,也难得老脸一红,正待假模假样的谦虚几句,刚从战场上回来的陈淑桢,香汗淋漓的走进帐中,抓起楚风身边的茶碗,一口气喝干,“就怕朝廷待咱们不是郭子仪、韩世忠,而是李光弼、狄武襄!”

        朝廷对畲汉义军搞“虚外实内”“强干弱枝”那套,除了一大叠空头的告身札子、三千兵七折八扣的军饷,武器盔甲粮草连个影都不见,陈淑桢心头是有气的,文天祥和她父亲交情甚好,便如亲生的叔伯一般,所以她走到帐外听到这句,就忍不住直说了。

        文天祥听了并未出言指责,而是无奈的摇摇头。能说什么呢?自己何尝不是被朝廷疑忌?处境和畲汉义军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若不是朝廷不发援兵、粮饷、装备,赣南各州县早就打了下来,何曾有如今的一溃千里?

        楚风在旁边摸摸头。不懂他们什么李光弼什么狄武襄地打哑迷,悄悄问身后侍立的陆猛。

        汉军陆师的领军大人,正为见到心目中的头号偶像,大忠臣文丞相而激动得不能自持呢——很奇怪,在朝廷不能给予信任的同时,文天祥在整个民间拥有崇高的威望。所以,楚风问了三次,陆猛才回过神来小声给他解释:

        文丞相说的郭子仪、韩世忠,不仅是唐朝宋朝的中兴名将,而且一辈子福寿双全。拿他们打比。是非常吉利的;陈淑桢却说李光弼、狄青,这两位也是中兴名将,但被朝廷猜疑郁郁而终,叫后人扼腕叹息。

        哦,原来如此。楚风心说以行朝当道诸公的脾气、以宋代三百年不变地基本国策,李光弼、狄青还算好地,至少是寿终正寝,将来别把我当作岳爷爷,搞个什么“莫须有”。就算大吉大利了!

        楚风和陆猛说话的时候,陈淑桢以子侄礼拜见了文天祥,说到陈文龙、许汉青翁婿先后殉国的事情,文天祥好生感佩,一再勉励她为国尽忠、为家全节。

        见丞相和陈淑桢絮絮叨叨的说个不休。江西诏讨使刘子俊哑着喉咙道:“恩相,如今有楚总督、陈大使相助,咱们正好趁着敌兵溃败,杀回兴国去!”

        安抚副使邹凤、招讨副使杜浒等帐下几员将军,纷纷点头称是,他们的家人,多有留在老营中被元鞑子抓住的,杀回兴国救家人,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楚风、陈淑桢闻言一愣。他们清楚手下军兵地战斗力。连续二十多天行军将近一千五百里。已然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了。刚才若不是行险得逞。早已大败亏输。怎么可能再次出击呢?

        见二人面有难色。文天祥问道:“怎么。两位将军鞍马劳顿。可是要休息一下。明后日再战?”

        楚风摇摇头。尽管他很想帮文天祥。但再战绝对是全军覆没地下场了。“禀相公。如今我军一万七千余人。堪与鞑子野外对战地琉球汉军不到一千;陈大使地畲汉义军只在千里行军中加强了点战阵纪律。若是对面厮杀。决不是鞑子对手;相公麾下万余败兵。被鞑子衔尾追击数百里。早已胆落。望风而逃地居多。如此看来。我军实在不堪再战。只能退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