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发展方向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六章 发展方向 (1 / 3)
        大宋景炎二年七月。枢密副使张世杰挥兵克复泉州。杨太后偕小官家移驾上陆。以蒲氏旧居为行宫。改泉州府为行在。

        同期。广东制置使张镇孙收复广州。右丞相、同都督文天祥赣南大捷。宋军势大振。各路豪杰起兵响应。江南半壁烽烟处处。许夫人、陈吊眼畲汉义军在闽西南群山中连营数百寨。张德兴、刘源、傅高在湖北淮西举兵。收复黄州≠昌军。阵斩元湖北宣慰使郑鼎。

        但楚风知道。这只是北方宗王叛乱。蒙元抽调灭宋的精兵强将北上平叛。江南兵力空虚的结果。假如不抓住这个时机尽量将战线稳定下来。那么宋的灭亡仍然在读秒倒计时。

        自二月开始大规模接运移民。“闽浙之邦。土狭人稠。田无不耕”。琉球“开荒归己、不征农税”的土地政策。对佃农的吸引力大到难以想像。移民十分踊跃。最初一个月运两千人。并以每月一千人的数目递增。到七月中旬移民总数达到了两万三千。加上原临安匠户。总人口突破了两万六千。

        汉军陆师征兵比例为二十分之一。现陆师有兵一千余人。编成钱小毛、张魁、许铁柱三个队。每队三百人。加上五十人的尖兵队、一百五十人的炮队。

        水师有剪式船九条。每条乘员定额二十五人。炮船有**号和新下水的太平岛号。每条炮手一百二十人、水手三十人。以上总计水兵五百多人。

        工农业生产上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农历六月是早稻收割、晚稻插秧的双抢时段。移民大多数是农业人口。他们被大片肥沃土地和琉球独特农业政策。刺激出超越任何时代的劳动积极性。几乎疯狂的在田间劳作。再加上铁制农具和耕牛的帮助。他们收获了大批粮食。

        两条剪式船。一条用拖网在近岸捕捞中间水层的鱼虾。一条出远海捕鲸。台湾岛附近出没地主要是座头鲸。每头重达二十五吨到三十五吨。分割后精肉至少六七吨。合宋制上万斤。加上拖网捕的海鱼。平均每个琉球人每天收获一斤海产。肉类供应十分充足。

        钢铁、海盐在占城销路非常好。各工厂都加班加点的生产。并从新移民中招收工人。

        唯一的问题就是祝家倒台。断了从北方获取硝石地路子。硝石在黑火药配比中占了百分之七十五。是瓶颈材料。军火供应一下子紧张起来。

        楚风立刻命令驻占城的商栈采买硝石。无奈南洋一带储量虽然丰富。但开矿的不多。供应量一直上不去。用火器大规模武装宋军的计划。也被迫推迟了。

        预备着配合朝廷展开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尖兵队和许铁柱的步队船运来泉。钱小毛则带着他的步队回琉球。轮换休整并训练新兵。

        这样。楚风手上就有了两个三百人地步队、一支炮队和一支尖兵队可供使用。如何利用这支小小的武力。为琉球、为汉民族在乱世中打出条活路。成为最紧迫的问题。

        和陆猛、许铁柱、张魁等军官开了大半天地会。基本上理清了目前地局势。有了个初步的思路。楚风从军营走到城中透透气——蒲府做了行宫。汉军的兵营并未入城。还留在城外。

        就在州府外最繁华的大街上。有两个招募处。左边是行朝陈宜中设的。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广招天下勤王士”。排着大群纶巾、直裰的儒生士子;右边则是琉球的招募处。全是五大三粗的壮汉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