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州牧与大汉第十四州的建立 (2 / 4)
益州的马相黄巾,先杀绵竹令,再攻破雒城杀益州刺史郗俭,之后又攻略蜀郡、犍为二郡,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据说现在又将剑锋直指巴郡,似乎要打算和巴郡里蠢蠢欲动的板楯蛮会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现在就可以确定,益州就不再会是大汉的领土。
凉州在近十万叛军的进攻下几乎完全沦陷。益州也面临着全面沦陷的危险,顺江而下的话荆州沦陷似乎也就在旬日之间。幽州的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都已经被张纯率领的汉乌丸联军所杀。现在张纯也已经聚众至十余万人,屯兵肥如,掠夺幽州、冀州。并州西河、太原二郡大破,其他郡县也危在旦夕。青徐二州似乎那些原本逃遁至山林之中的黄巾军残余势力正在重新聚集,这群人的战斗力对付那些郡兵是绝对没问题的。
大汉半壁江山已经沦落敌手,剩下的半个江山也摇摇欲坠。
几乎在得到消息的一瞬间,所有的争吵全部被各枝,因为此时此刻,大到国家,小到每个人的小家族,都已经切身感受到了那种国破家亡的痛苦。就连原本一直持反对意见的宦官们也因为自己在各地的财产成为那些黄巾军的优先打击对象导致损失惨重而变得动摇起来。
或许那些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名士会成为颠覆他们的急先锋,但是一来现在他们的财富已经受到了威胁,二来他们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去拉拢那些实权人物,毕竟究竟是谁能够当上这具有实权的州牧可并非只有士人有决策的权力,他们宦官对于皇帝的影响更加大啊。
对于这样的争论,刘宏是不会参入的。他的作用更多的是橡皮图章,大家讨论好了把名单递给自己,交足了钱,自己就盖章使之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就可以了。
当然,刘宏毕竟是皇帝,如果他讨厌一个人的话,现在的朝廷里恐怕还没有能够扭转他意志的存在。因为有这样能力的窦武、王甫、曹节都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刘宏也已经长大。
其实说起来刘宏也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州牧的设置,因为自东汉立国到现在,州刺史的权力已经越来越大,尤其是发展到了现在,更是集军权和检察权于一体,除了没有明确的行政权之外可以说权力已经非常之大了(丫的想用粮草什么的来卡我,看我不参你一本再说)。
原本这样强力的职位还是有着一定的限制,比如那个六百石俸禄的限制。权大职小,一来可以保证刺史和太守有相互监督的权力,同时也可以限制刺史任职的时间——干得好自然会升职成为权力正常的太守,干得不好,丢官丢命都很正常。如果某人想赖在这个职位上甚至连个理由都没有,那可是从六百石升到两千石啊,你不愿意,那你就是别有用心,其心可诛,其人可杀。至于从两千石降到六百石,先不说你丢不丢得起这个脸(卢植表示自己躺着也中枪),就说其中的操作就需要非常的小心,稍有不慎就会丢官丢命丢全家。
可是现在刺史变成了州牧,可以说最后的牵制的枷锁已经被打开,除非对方是忠心耿耿的忠臣,否则刘宏已经不知道该如何限制对方的野心。比如益州,只要州牧进入益州,然后封锁住益州通往其他地区的几条要道(如:汉中、阴平、巴郡的扞关等)就能变成一个独立王国。
只是刺史的权力已经如此之大,却已经连续三人在镇压当地叛逆的过程中身殒,这说明没有统筹能力的刺史依然无法满足现在的形式需要。一个是马上亡国,一个如果能够挺过这一段时间还有机会再谋他途,面对这样的选择,哪怕是饮鸩止渴刘宏也必须喝下这杯毒酒。
哪怕他死后浊浪滔天,但是大汉不能亡于他的手上。这,或者已经成为刘宏的底线了。
于是,太常刘焉终于成为了他梦寐以求的益州,这个“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的地区的州牧。只可惜时也命也,他和另一位汉室宗亲刘表一样,虽然雄心壮志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可是却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成为一个大多数人眼中的守成之君并由儿子将家业败光。
太仆,也就是畜牧业部长黄琬成为豫州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