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8.郯城城内松松土 (1 / 6)
就这样,陈登入了李书实的瓮中。
似乎有些儿戏,又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陈登已经上了李书实的“贼船”。
所有人都清楚陈登绝对不会是为了那个所谓的“千金一诺”,或者说他最初让手下向李书实传达那个奇怪的吩咐本身就已经做出了决定,而李书实的选择则是最令他满意的那个。
李书实私底下曾经为此事询问过陈登,但我们的陈元龙却摇头轻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现在豫州可以说是个权力真空,而徐州也差不多没设么差别,若是选择投靠孟德,以陈元龙的才智和背景,别说两千石的太守,便是牧守一方也是绰绰有余吧。而且听说陈元龙之前与刘玄德关系密切,我此来也不过是想要试探一下,却怎么也没想到对方会如此……”
“袁绍又不是笨蛋,有些人也不会轻易承认失败,可惜徐州根本指望不上任何第三方的势力能够抵挡这种即将引发的不见血的内斗,与其明确做出选择,倒还不如抽身离去。至于你说的那个刘备,听说前两天才被小皇帝任命为豫州刺史,大概正在高兴地收拾行装吧。当然了,我的这种解释是以你能够理解为前提,具体怎么回事又何必过于深思呢?或许那陈元龙不过是前两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才决定跟着你这个大笨蛋。也许还有可能是那陈元龙看出你这家伙是个笨蛋,所以觉得以他的本事一定能够把你忽悠的分不清东南西北也说不一定哦~”
话说咱的智力潜力好歹是小强的两倍现在好像还有余。怎么可能和小强一样的下场!
不得不说,世家子弟就是不一样,如果不是因为世家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李书实现在越来越觉得拿下一个世家,比一群平民更有用。
这不,因为陈登的投效,李书实立刻便从陈登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陈家在淮河出海口附近,也就是广陵郡海西县地界内有一处造船厂……好吧,其实应该叫造船作坊比较合适。因为以这家的造船能力最多也不过是能够造一些近岸航行的中型货船。大约二三百石的样子,换算成排水量最多不过三十吨的模样,还是那种抗风能力很差的平底船,运送货物勉强够用。运载人员需要求神拜佛一下。而换成麦将军的“蛙跳”战术。则基本不靠谱。
粗略算来,那些上岸的人马不调理一段日子根本没法发挥多少战斗力——当然,若是成立专门的水军。那么以人的适应能力,将这个时间压缩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还是没问题的,但对于“娇嫩”的马儿,除非是李书实这种宝具级的战马,否则不休息好了基本还是要拉稀歇菜。
可就算如此,一支水军对于这个时代依然作用巨大——比如兵员运输,比如物资运输,再比如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战术选择而存在,如果能够研究出近海航行的大型船只,不论是三韩、东瀛还是南方的夷州、朱崖洲,甚至更远的地方,开辟出海上丝路的话,不仅仅是对科技的一种推动,而且还能够解决由于新作物的引进而出现的人口增长。
当然,也能让大汉对于路上丝路的依赖程度降低,李书实可是始终对那些萨珊的后裔和他的信徒放不下心,事实证明任何的垄断组织对于商业流通都只会起到阻碍作用。
不过想要将那只能生产数十吨平底船的小小造船作坊发展成那种可以生产上千吨远洋船只的大工厂,就算开了挂的李书实都觉得自己这辈子恐怕是看不到那一天的实现,但只要他的想法能够被后人继承,早晚有一天这一天会降临,他可不会小瞧国人的智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