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哇咧,东方不败!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哇咧,东方不败! (2 / 3)
          游迅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一男一女,各眇了一目,面目狰狞,手中提了一枝黄澄澄的拐杖,显得十分凶狠。吴天德心中没有黑白道誓不两立的念头,但是对游迅这个人,他已先入为主,认定了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是以极不喜欢。

          可是他是小人物出身,没有养成飞扬跋扈的习惯,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见人家笑脸相迎,状极真诚,拉下脸来拂袖而去的事如何做得出来,忙也客气地笑道:“原来是游大先生,幸会,幸会”。

          那游迅在江湖上的名声并不好,原没指望这位华山剑宗掌门能对自已以礼相待,想不到他却这么客气,居然称呼自已一声游大先生,不禁喜出望外,连忙抢上两步道:“得遇吴掌门,真是荣幸之至,今日小弟作东,吴掌门一定要赏脸呀。啊!这两位是桐柏双奇伉俪,一手疯魔杖法驰名江湖呀,他们二位对吴掌门的华山剑法,还有‘流云飞袖’神功都是敬仰得很”。

          桐柏二奇夫妇听到游迅介绍他们,忙向吴天德拱手示意,凶恶的脸上挤出一丝善意的笑意,吴天德也回了一礼。游迅是八面玲珑的人物,见吴天德身边立着一个高大的和尚,在五毒大会上也曾见他在台上就坐,忙拱手笑道:“还未请教这位大师是。。。。。”。

          不戒道:“我是。。。。。。贫僧不戒!”,游迅吃惊地道:“啊,原来是‘鬼影子’不戒大师,久仰久仰”,不戒听了一怔,奇道:“你认得我?”,他在江湖上行走,主要是为了寻找他那位天下第一醋缸妻子,是以武功虽高,但是在武林中名声并不响亮,便是这个外号,也知者甚少,想不到这个矮胖子居然知道自已身份,不禁有些高兴起来。他却不知这游讯在江湖上无孔不入,最好打听些旁门左道的消息,消息最是灵通。

          吴天德从未听过不戒有过什么外号,不过一想起他那神出鬼没的‘阴魂不散’轻功,叫‘鬼影子’还真是恰如其份。彼此寒喧一番,游迅热情地拉着吴天德来到池边,指着池中肥大的鲤鱼笑道:“吴掌门,这池中便是最有名的黄河鲤鱼了,此鱼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味鲜美呐。这家跃龙门客栈用这种鲤鱼独家烹制的‘鲤鱼跃龙门’是极美味的菜肴,吴掌门不可不尝呀”。

          他向一名伙计招了招手,指着池中一条足有十五六斤重的巨大鲤鱼道:“将那条鱼捞上来,给我做一桌‘跃龙门’的招牌菜,我要招待贵客”。吴天德原本是个厨子,上辈子只听说过六

          游迅说完讨好地向吴天德笑道:“小弟已经订了一间雅座,吴掌门,请你一定赏脸呐”。

          吴天德有些为难地道:“这个。。。。。。不瞒游先生,我们楼上还有两位女眷,实在不便。。。。。。”,游迅哈哈笑道:“原来如此,两位女眷自然是不便和我们这些江湖粗人一起饮酒的,小二,速备两桌上好的酒席,给两位女士送去”。

          不戒在一旁粗着嗓门道:“其中一桌准备全素的”,那跑来的小二点头哈腰地道:“是,大师吃斋,我们是晓得的”,不戒和尚瞪着眼道:“谁说我吃斋了,洒家不忌口儿,是三楼那位女子吃素不吃荤,不要噜嗦,快去准备”。

          吴天德见不戒已经应承下来,只好随着游迅等人去到他订下的雅间坐下。这一楼大厅的散座已经坐了许多人,其中大多是身背刀剑的江湖人,这些粗豪汉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高谈阔论,弄得大厅内人声鼎沸,瞧这场面,倒真不好让仪琳和曲非烟下楼吃饭。

          那雅间也只是用屏风与外面隔开而已,虽然看着比较安静,但是嘈杂的声音仍不断传来,游迅哈哈一笑道:“吴掌门,游某来得晚了,那些单间早已被人订出去了,只得这个雅座,未免嘈杂了些,委屈你了”。

          吴天德呵呵笑道:“无妨,已经很是叼扰几位了”。那全套的招牌菜得需要做上一阵,几人入座先品着香茗,吴天德问道:“前边座中这些英雄都是参加五毒大会的朋友么?”。

          游迅摇着折扇笑道:“也不尽然,象我们就是从五毒大会过来的,不过。。。。。。”,他刷地一收折扇,诡秘地四下看了一眼,低声道:“吴掌门还不晓得?听说新帝登基后,要收缴东厂的权力,那位刘公公一向站在泰王一边,自知就算此时归顺皇帝,也没他的好果子吃了,所以暗中不断地捣蛋,泰王的娘舅现在还掌着兵权,所以皇帝不便公然对付他们。

          不过听说皇帝身边有个姓魏的太监极是了得,居然说动了锦衣卫完全站在皇帝一边,又成立了西厂,搜罗江湖好汉对抗东厂。现在东厂刘公公带了一些亲信,忽然跑出皇城来到这附近了,至于里边有什么玄虚,就不得而知了。嗨,现在是树倒猢狲散呐,那个魏公公传下令来,谁能杀得了刘公公,便可加入西厂,封为百户,这些混得没什么名堂的江湖好汉不过是想来混水摸鱼罢了。”

          魏忠贤发迹,早在吴天德预料之中,他也深知这些太监们看似权可通天,但明朝的官体制度十分完善,这些权监们权倾朝野,也始终不能掌握兵权,朝中百官之所以被这些太监们生杀予夺,只因他们身后有个昏匮的皇帝在支持着他们去咬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