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归家 (1 / 3)
翌日清晨,按照计划,段鹏等人押解这抓捕而来的四十八个缅军俘虏,开始了归家的旅程。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出门时被守卫给拦住了,说是奉卫指挥佥事大人的命令,不准放人出去。左解释,右威胁都不行,最后还是段震亲自来做保,这才放了段鹏等一行人而去。
临行的意外让段鹏很警觉,他又重新调整了对俘虏的控制,从中选了几个来自缅北地区的懂华文的俘虏来作为沟通的渠道,并把段鹏的意思传达了下去。
俘虏行进中不准说话,全部五花大绑的捆结识了,用一根绳索串起来。而这几个懂华文的俘虏则间插的捆绑在他们中间,作为管理前面的人。这是段鹏想起了以夷制夷,二鬼子的概念方做出的决定。而段鹏他们自己,也是带齐了武器,交叉的监视着这群俘虏。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上午就得到了缓解,中午埋锅造饭休息时,段鹏与段兴商量,把这几个会华文的俘虏彻底的松了绑,由他们喂饭给其他的俘虏,并在下午行进时再没有给他们绑上。有了这几个人,段鹏他们才得以轻松了许多。
其中,最兴奋的要数孙瑞杰了,他见了段鹏的宝贝摆钟后,极为的欣赏。而段鹏也顺势告诉了他分针和秒针的作用,尤其是在测试炮弹的速度上的益处,这愈发引起了孙瑞杰的兴趣。以后每次歇息时,均要围着段鹏问这问那的。段鹏于是也分别介绍了诸多的知识给他,像弹道学的一些最基础的知识等等。对于孙瑞杰提出的一些问题,段鹏更是细心的一一指出解决的办法和原理。
按照孙瑞杰的说法,登州的炮手为了在近距离发挥炮的最大威力,往往很喜欢用平射的方式发射,但由于多数的炮膛并不是光滑平直的,炮身的厚薄轻重也不一,而且炮身多是由前至后渐粗,即炮的中心线与炮身并不平行,故在放炮时时会产生误差,导致命中很是不好。段鹏对此的解决方式是用星斗。即在炮口的口箍之上立准星,在炮底外缘所安装的照门。先令经过星斗之视线与炮膛的中心线尽可能平行,次从星斗瞄准标靶,再由弹著点左右或上下所偏的距离,透过几何学的法则估算并调整准星的左右位置或高低。
这些知识完全超出了孙瑞杰的想象,而却可以理解,这也让他更加的信服段鹏了。
终于,他在第二天的夜里向段鹏及手下人敞开心扉,向众人告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孙元化的侄儿,前登莱炮营的指挥,师从澳夷西劳,会一口流利的澳夷(葡萄牙)语。
他的这番话,让原本就有些思想准备的段鹏也大吃一惊!也非常的庆幸!
登莱在明朝末期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辖区原则上以登州府和莱州府两地为主,而实际上,尤其从军事防御角度讲,辽东沿海诸岛亦属于登莱管辖区。《明史·外国传》朝鲜条载:“牵制帝国者,朝鲜也;联属朝鲜者,毛镇(毛文龙的东江镇)也;驾驭毛镇者,登抚(登莱巡抚)也。”
但此次归家的途中,也让段鹏对自己手下的这班人,有了更多清醒的认识。像段兴,陈超,孙瑞杰,韦胜就比较倾心于知识及应用,尤其是陈超是个非常好学之人,段鹏与孙瑞杰的每次谈话,他都尽力在边上倾听;而段天宇和马六对这些就不甚感兴趣,此二人更喜欢听段鹏描述火器与冷兵器之间的战事,二人的偏好更侧重于后一类;段伟诚,黄真,赵四他们就属于另类了,对那些鸡鸣狗盗之事感兴趣;王家四兄弟则比较的麻木,对什么都没意见,跟着段鹏就行。有时段鹏也在想,那四位留在陇川的四位兄弟,又会是怎样个喜好呢?
这样,如此的行进速度要比去的时候慢了许多,直到第三天的黄昏时分,这才走到下段家营的那个路口。
远远的,段鹏又看到了那个身穿白色衣服的女人,远远的站在那边的土坡上。只是,这次她的身边还站了个穿浅色衣服的女人,周围则是一大群的妇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