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陇川夜谋(一) (1 / 4)
陇川某地,在勐卯至陇川的官路上,段鹏他们一行在快步赶路。
“陇川?不知道是不是史书里记载的那个“三征麓川”的地方?”段鹏自言自语道。
“段大人,这陇川原先确属于麓川。只不过“三征麓川”?何止是三征啊?哪本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这次是韦胜好奇了。经过这一路的生死相随,段鹏很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早结识了腾冲卫惠民药局的韦医官了。不若,又何来像韦胜这样的医疗好手?这一路的救护可都是仰仗着他啊。
“呵呵,韦大夫见笑了,段鹏是在一些杂书野史上看到的。不过,听韦大夫的语气,似乎对陇川的历史很熟悉?”
“只能说知之一二吧,毕竟我是腾冲人啊,对这些历史还是有所了解的。”
“那韦大夫可否告之一二?”段鹏也想知道点这些什么的。在后代的诸多资料里,“三征麓川”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是个讳如莫深的问题。“唐朝征南昭而衰,明朝征麓川而亡。”一直存有诸多的争议。
“麓川勐卯自思翰法时代开始勃兴,虽受朝廷封为世袭宣慰使,但行事多有自以为是,而朝廷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一直对麓川有鞭长莫及之困搅。在正统年间,朝廷开始对麓川进行了数次的征剿,终获成果。不过,朝廷在数次征剿中劳师远征,耗费许多,也为后来带来了诸多隐患。”
“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有必然关联?”段鹏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土木之变”是明朝走向衰落的开始。
“舍门庭之近,图边徼之远,非计之得也。此乃前朝礼部主事刘球对此事的盖棺论定。”
“哦。那现在的麓川是个什么情况?”段鹏继续问道。身处麓川边缘,段鹏还是比较善于提早了解周边的一些情况的。
“自麓川瓦解后,朝廷分设了南甸,干崖,陇川三个宣抚使司,遮放,盏达两个副宣抚使司,以及芒市长官司和勐卯安抚使司,共计七个世袭土司,由前麓川思机法的一些属下担当,互不统属。这也就是我们腾冲卫之所以成为西南第一边的缘故,朝廷的全属势力仅达于此。”
“段鹏明白了。如此说来,腾冲卫在这些宣抚使司地境内的势力也仅限于关隘之类的军事设施。”
“可以这么理解。”
“多谢韦大夫了,以后我们再聊。”
“韦胜随时恭候大人。”韦胜也是有心机的。这位年轻的段大人能如此举一反三的去了解这些,恐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如果说其是为图谋今后的长远,那就值得深交了。
就在俩人说话间,一座城池的影像已显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