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胡三七的故事14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胡三七的故事14 (2 / 5)
        女孩忽然指了指自己,说道:“阿雅。”

        他知道这是自我介绍,于是说道:“胡……得胜。”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直到远处传来喊声,阿雅才道别后,回到自家的歇脚地。

        胡三七值夜到点,自然有人被及时叫醒,回来替换他,不过这一晚几乎难以安眠,那个被阿雅喝过的水壶也变得异常沉重。

        迷迷糊糊到了天亮,他却是被推醒了,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才开始起床洗漱。

        洗漱也必须使用热水,好在都是有轮值官兵准备,草草的喂过马,自己等人随便吃了点什么,就开始收拾好一切,准备赶路了。

        越是往北行进,人流越是密集,也就越安全一些,从河北山西来的汉商,在蒙古做买卖的蒙古商人,甚至还有从西域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商人,都汇聚于此。

        后世的人不了解的是。一直到很晚,西域的商人一直在进行最后的努力奋斗。

        在历史上,依靠着霸占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商路,西域商人在中间吃的唇齿留香,经过他们倒手,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都是以天价进行销售,从利润率来说,比生产商中国都赚的多!

        有一个英文词汇,就说明了一切。

        原本,欧洲人对于中国独有的一件拳头产品,茶的翻译,就是直译为cha,毫无相差,毫无疑问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过去的。

        而到了长老会时代,中国沿海某些方言里,茶的称呼却变成了te。。最后被荷兰说古代德语的商人带回欧洲,最后翻译到英语的时候,就变成了tea。

        在欧洲,从陆地上运输过去的茶叶就被叫做“cha”,而从海上运输过去的叫做“tea”。

        但可以想象的是,陆地行走,要负担沿途的饮食,要担心山贼,要行走多年,可能一两年走不到都不稀奇。

        海运当然也先进不了多少,但在成本方面却是对陆运有压倒性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