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1章 胡三七的故事7 (2 / 4)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阶级,对于那些在北方已经不多的文人来说,跑掉的农民不算人。
这就是为什么。胡三七在运河渡口可以看到这么多条船。
下船还是按照秩序来,第一群下船的却是那些单身但去海外垦荒的人,几个膀大腰圆山东口音的汉子吼叫几声,赶着他们往下走,有四处乱看脱离队伍的当时就几巴掌打过去,然后就是拖家带口但在本地活不下去,咬咬牙去外地打拼的人,却是被优待着走了另一条道路,态度也温和的多。
当然了,最让胡三七新奇和惊恐憎恨的是,这些人都是一水儿的剃短发,就好像有一年一位长辈死后。。找来念经的和尚一样,当然了,还是保留着不少头发的。
而他们穿的衣服也与老百姓的完全不同。
后世所谓汉服,其实不过是一群没饿过肚子,没晒过大太阳的无聊人物搞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穿的衣服来说,能多简单有多简单,款式也少的很,基本上都是妇女自家缝制,贴补家用,事实上非常接近后世的“褂子”,有些衣服是要传几代的。
而这些人的衣服居然都是统一的样式,却不是衙门里的皂衣,但那明晃晃的金属口子也显得很是耐看,那些人一开始按照来船的队伍排队,然后慢慢的融入了其他的队伍。。眼看着就走远了。
同时容纳十几艘船的装卸工作,其实效率不高,那些新来的人总是不喜欢排队,喧闹的吵嚷也不少,好在不需要等多久,船上将最后的开水和大饼卷了点咸菜发给每个人,反正待会可以补充,剩下的这些预备去当兵的人,倒也感觉乐意。
胡三七吃饱了,又等了一会,终于外面响起了声音:“船上新入伍的兄弟,请下船……”
胡三七的船舱被打开,挨个往外走,他这时才看到了港口的全貌,第一感觉就是地面好平整,这在他以前可没有见过,之后就是那个不断笑着的汉子,指挥着他们不断列队,喊着:“十人一班,都排好队伍!”
他们这一船的人刚好四十多人,编成四个班,却是富余几人,却是被拉到另外一艘船上的队伍里,他们自然是害怕和不肯的,不过在那几个人的命令下,却是不敢反抗,听话的排着不同的队伍。
那汉子喊道:“大伙以后都是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弟兄了,都别客气,下面带大家去小站新兵训练营,到了那,什么吃的喝的都管够,你们现在按照十人一班的队形走路,队形不许散开。”
这些船停靠的地方接近于后世的团泊洼水库,当然了,此时的黄河尚未改道,许多水文情况也与后世的不同,不过小站这地方之所以被袁世凯选为练兵地也是讲究的,水源充足,道路方便补给,还远离闹市区,不会妨碍到市区建设,地形方面,本身就是一块不太适合耕作的土地,所谓的小站米此时还没有登场,事实上真正的小站大米不是在小站镇本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