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胡三七的故事3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7章 胡三七的故事3 (2 / 4)
        我家只是去杀人而已,这些贱人却不肯被我们家杀,分明都该死!

        胡三七回到县城,此时他的钱都被抢走,自然是别无他法了,在那饭铺门口哀求,人家此时已经知道,胡家庄子已经彻底姓了别人的姓,家破人亡不说,如果收容他,很可能招致那些霸占田产的人的攻击。

        这年头地主和地主之间并不和谐,因此虽然不少人都兔死狐悲的悲哀一下,不过真实来说,胡家的事情关人家什么事?

        且不说胡三七当时是如何挣扎求生的,他的几个叔伯虽然各种不好,不过求救兵的心思还是很足的,虽然从临沂到曲阜有几乎三百里的路途,但托福帝都武工队的剿匪,现在除了少许够不到找不到的山贼,在无差别的杀戮下,各路山贼强盗差不多都消声灭迹了。

        如果长老们只付出不索取,只帮着剿匪而不收税,那么各路文人已经圈养文人走狗的大族肯定是要写无数的**的不要钱文章,把长老们吹嘘成圣明无边的大人物。

        当然了,税是不肯收的。一分钱都不会交,宁可将税金交给当地小吏,也不交税,是晚明士大夫最喜欢标榜的,表露自己身份的行为。

        明朝搞文贵武贱搞得太走火入魔,官府对有功名的士人肾虚得不行,结果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给惯坏了。

        古往今来,从清流到东林党再到“五美分众”,似乎都是一个套路:他们只管负责玩嘴,耍笔杆子。不停地指责别人的缺点错误,不停的抹黑别人,抬高自己。自命为天下万民的表率,似乎只要是让他们拿到了官印,便会立刻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万民康乐一般。倘若是在他们夺权上台之后还做不到。。甚至把天下搞得更坏的话。不好意思,这只是需要尔等小民忍受一下阵痛而已,但这阵痛到底是痛上几年还是几代人,他们可没有说。反正佛祖曾曰,一瞬间和一万年是一样的,你们就先痛个一万年好了。

        对于这些文人来说,他们眼中那个“民”的标准是很高的,基本只有身负功名的士绅才能算是百姓。其余的都只能是有完粮纳税养活他们义务的蝼蚁而已。饿死再多蝼蚁,也不损他们的清誉这个就和现代印度的高种姓,整个印度的十几亿人口,在他们眼中却只有不到一亿可以算是人一样。

        当然了。。这种几乎**的意识形态,背后却有高大上的存在背书,那些得意洋洋自称饱学之士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声称读四书五经的人才算是栋梁,哪怕这些东西对于执政治理毫无用处,但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道理,谁都知道。

        一个家里的人因为偷吃了邻居家的东西,而因为烹饪不当而死后,搬着尸体在邻居家门口闹,肯定有人在里面和稀泥。

        要以德报怨,要大度。

        反正是非黑白是没人在乎的。

        这个家族的那个创始人,也许原本的学问并非那样,但几千年来,早已被各种无良文人,学棍绑架,本身就是一个为奴隶主制造奴役他人合理的说辞的学说,到了后世,却是已经流毒深刻,难以戒除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