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9章 举棋不定 (2 / 4)
使用舰队与炮台对轰,吸引守军火力,然后陆战队和陆军在清军防御薄弱处登陆并机动到清军侧后方,并采用野战炮占据制高点,两面夹轰,结果往往能以非常微小的代价就完全击溃守军。
这就是拿破仑的三板斧:炮兵轰完骑兵冲,骑兵冲完步兵冲。
我大清对此无计可施之下也在求变,那就是放空海岸,撤至内陆设防,企图通过陆战歼敌。这个时候英国真正的可怕之处才展现了出来,英军乘风破浪,机动速度比两条腿在陆地上跟着跑的清军不知道快了多少倍,可随时随地集中兵力出击;清军在内陆各处据险设防,反而分散了兵力,结果依然被英军各个击破。
我大清的百万雄师遍布全国,且精兵都在边疆,皇帝从边疆调兵到东南沿海,还没赶到黄花菜就凉了,英军却可以集中数千到一万人的兵力在海岸线任意一点登陆然后发动猛攻,在很多实际战斗中,英军反而占据很大的兵力优势,也就是说,海权优势反而使得陆战的爆发力更强,可以来个直捣黄龙。
水运掌控者,可以掌控的是节奏,低廉的运粮成本,以及看着不对劲就跑路的主动权!
在征服印度的战争中,印度人口过亿,马拉塔、迈索尔等强邦在人口、体量的优势却体现得非常有限,英军从海上集中兵力来犯,再加上英印军和盟邦,甚至还能有不小的兵力优势,但印度军队的人口优势始终无法发挥,因为英国人是不可能和你打会战的!
这种战术,几乎可以打的一个大国焦头烂额,除非你放弃几十里的海岸线,那就真的是任由人家侵略了。
工业革命之前,古代陆战的后勤是个不折不扣的无底洞,效率极低。所以孙武才说:“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因为庞大的运粮队伍中,部队、民夫、牲畜自己在运粮路上也要吃,所以在后方准备的粮草,其实远远大于前线军队实际消耗,运粮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条件艰苦,所以因为大发徭役导致天下骚动甚至帝国灭亡的例子都数不胜数,而且可谓龟速,相比之下,水路海路就快得多了,所以很多人说东吴搞背刺怎么就总来得那么快,这也是原因之一。
一个陆权国如果与一个海权国战斗,谁是先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两边陆地接壤还好,海权国往往都是龟缩在岛屿上,你如何奈何人家?
比如英法百年战争,英国体量、国力、农业实力远不如法国,却敢对法国连年开战,为什么呢?因为只要皇家海军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对法战争就只有2个结果,僵持不下打平或者法国战败。英法百年战争,从海战结束后一直就在英国人的节奏下走,法国苦战100多年还只是赶走了欧洲大陆的英国势力,本土满目疮痍,代价巨大,却不能直取伦敦签订城下之盟,英国人在本土该吃吃该喝喝,滋润的很。
这也是为什么英帝国全盛期敢于到处宣战,反正只有我打你,没有你打我,吵什么吵,反正都是赢。
同样的,为什么张献忠敢距离千里之外对南京下手,下游乱了,他才好乱中取利,况且南京哪怕做了准备,抵挡住了袭击,有船队在手,江南到处都是富得流油的好地方,作为前官府小吏的他可是知道的很呐。
张献忠虽然身在四川,但是绝对有一颗江南的心,目前的情况是,和旧时空的情况不同,旧时空张献忠打下四川后,连口气都来不及喘息,就遭遇了豪格在众多汉奸部队的带领下的突袭杀死。
但是现在,豪格鬼才知道是在哪个坑里烂掉,而帝都对于那些迟早都是自己盘里的菜的土地毫无兴趣,在他们的金钱攻势下,不可能有任何不跪舔的存在。
所以,比起旧时空遍地汉奸的南明,实际上秩序还是保持的很好,但暗地里却暗藏着无数血雨腥风,野心家也在不断滋生,哪怕是一个小地主,也偶尔会梦想一下自己黄袍加身的刺激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