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7章 赤木 (2 / 4)
“我得看看,能不能自造了,也不知道那些工匠有没有这个能力。”
日本的布匹染色技能点一直不怎么样,那浮世绘之所以走的是妖艳奇葩路线,原因就在于很难走写实朴素风格,日本作为一个资源不发达的岛国,燃料也绝非是大量拥有的。
饭都吃不上,吃什么方便面啊。
正如后世某果党创造的美械鬼子的丢人事迹,长老们无心之间,却是栽培出来不少迷彩武士、迷彩鬼子。
当然了,赤木刚宪也只是出于兴奋中,原本锁国之后,幕府为了本身利益,对于外国来的知识和产品都排斥的很,这也很正常,一帮牧师就直接在日本掀起一场天草四郎叛乱,而且事实证明,那些农民打的着实不坏,比起他们这些耗费巨大的武士,日本农民只要有勇气,使用简单的竹枪,就已经可以一战了,虽然天草四郎时贞叛乱最后被压垮,但是幕府上上下下完全明白,这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来自海外的武器、经验乃至于信仰加成,随时可以鼓舞那些农民继续造反。
日本农民的租税可是比大明朝狠多了,大明好歹只有儒生老爷一座大山压着,日本头头脑脑的武士和公卿都狠多了。
这也是赤木刚宪来帝都的最终目的,锁国令的效果并不好,一方面在商业上确实有需求,另一方面日本需要出口一些东西,于是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人在这个针眼里塞进来一头大象,幕府其实相当苦逼。
对上要压制京都,这当然不难,但是各地藩属却没那么好打发,事实上锁国令最大的破绽就是那些渴望从西方人身上获得力量对抗幕府的各地诸藩,而日本对于中国的需求也大的惊人。
历史上日本最大获取海外钢铁来源的渠道就是中国,此时江南的船,多以瓷器,生丝料,绢绸和茶叶为主卖去日本,而北方的船多以铁器和毛皮为主,利润起码一两倍,而能运回的什么倭扇,刀具等物,也是利润不坏,虽然南方很多都被郑芝龙垄断,但是北方船只过去,郑芝龙还是不敢拦的,因为之前能去日本做买卖的,基本上都是帝都大佬或者锦衣卫的后台,你个海盗想干什么。
这个时代算是日本比较清静的时代,但危机已经在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西南诸藩暗地里和西方人勾结根本抵挡不住。
南洋海面是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主,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则是后来居上,荷兰人的海军实力已经远超那些老牌帝国,以共和国为核心的荷兰其实也是一个超大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商人组成的商会势力构成,和欧洲的银行业行会一样,荷兰人的海上公司也是彼此制约,尽可能的把利益最大化。
短短时间,荷兰就拥有几万艘商船,其实也就是几万艘随时可以武装的舰艇,战舰的数量也在欧洲称冠。
后来制霸海洋,殖民地遍及全球的英国刚刚摆脱了西班牙人的制约,开始后来居上的奋起直追。
在亚洲,荷兰人拥有后来的印尼全部国土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有锡兰,荷属印度等等,在几年后荷兰人占据台湾,几十年后曾经占据马六甲,控制南中国海的海面,那时候这个号称海上马车夫的国家盛极一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