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矛盾的读书人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3章 矛盾的读书人 (1 / 5)
        这些文人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奇怪。

        他们那一股子想要投靠长老,但又希望某位长老三天两头上门,不出来投靠就天下永无宁日啊的劲头简直了。

        不多说什么,大明朝在帝都几千大大小小的官儿,最后陪着崇祯死去,殉国的多少个?有一百个吗。

        当然了,以长老们的能力,消化了这些儒生不难,但是改变他们的思想基本上不指望。

        事实上,如果不发生从自大而到达自卑的窘态,就已经不错了。

        这种对自我的全面否定,可比伏尔泰借中国来打压欧洲街贵族政治和文化,要恐怖的多,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是一种接受自己劣等的绝望感。

        于是乎,这些知识精英,开始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腐是因为旧的传统文化在作祟;而旧传统文化之所以这样顽固是因为汉字。因此要想拯救中国,就必须扫除旧文化;而要扫除旧文化,就必须先废掉汉字。

        这时候的知识精英,已经不再执着于穿不穿汉服,留不留汉发的表面问题了,而是开始纠结要不要废除汉字这种更高级的阶段了。就连鲁迅这种人物,都号召大家不要读中国书。

        所有人都读西方书的结果,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全面被西方人同化,开始以西方人的方式思考问题,认知世界,这样的国人还是中国人吗?直到许久之后,中国的硬实力飞速增长,才终于开始有一批本土学者,开始挑战这些观念,提出用中国传统的知识来解决中国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借助于西方的经验。

        但那已经是好久之后了。

        清末大量知识精英全面否定中国的情况,虽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硬实力的缺失,让国家一次次受辱,文人反思过后认为归咎于文化层面,在加上西方人有意识的推波助澜,将中国文化彻底踩进了烂泥里。

        但是,不得不说,儒学到了此时,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又无可奈何,反正就是一句话,功劳都是他的,哪怕与儒家的人毫无关系,也可以牵强附会,错误都是别人的,哪怕出主意的执行的出错的全都是儒生,随便在底下找个丝做替罪羊还不难?

        如果成长在一个中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代,比较能客观评价传统文化,接受中国过去的落后,有文化的因素,因为长达数千年的骄傲自满,把传统文化中好的不好的,都当成优秀成分,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自然会有许多积弊。

        把精神停留在缠脚,纳妾这样肤浅的层面,这些当然是最显眼的腐朽文化,是要打击清除的。但却也是最粗浅的外观,李向前更看重的是那些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文化失去了活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