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 李建泰 (2 / 4)
从洪洞县令杀起,一直杀到尚书,一个不落,全部斩首,当然了,女性家属送进教坊司做妓女就有些过了,还不如杀了呢。
“其史灵芝,系人伦纲常之道,乃有司之首务。故违不理,所以有司,尽行处斩。”大诰中,直接就把这帮所谓的读书人,骂到狗血淋头,一点面子不给。”
朱元璋看透了这些儒生。
不过他也明白,治国需要依靠这些儒生,但这些儒生的道德水平已经接近丧尽天良的水平,“朕今所任之人,不才者众,往往蹈袭胡元之弊。临政之时,袖手高坐,谋由吏出,並不周知。纵是文章之士,不异胡人胡元之治,天下风移俗变,九十三年矣。无志之徒,窃效而为之。虽朕竭语言,尽心力,终岁不能化矣,呜呼艰哉。”哪怕是临死之前,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国家的未来是有所感悟的,最后一句,竭语言,尽心力,终岁不能化矣,呜呼艰哉,确实道尽辛酸了。
这就是从秦始皇到朱元璋到今天的长老们最大的悲哀,明知道这些儒生,真论其本性,可以说都是最恶毒而无能的人物,可老百姓几百年被洗脑的,还最认他们。
当然了,对于长老们其实是好事。
自己的战略对手无论是品德还是无能程度都让人叹为观止,那么对付起来就可以各个击破。
中国古人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跟夷狄的不同,服饰文化是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比如左衽右衽之分,在没有纽扣的时代,系衣服用的是带子,从肩头裹下来,在腰上用带子系住,游牧民族一般左衽,汉人选择右衽。
比如头发,游牧民资披头散发,满清梳辫子,汉人就发展出比较同意的发誓文化。这些基本上只有用来标志“我跟你不一样”的功能,有人认为,右衽跟左衽相比,更不方便拉弓射箭,汉人的宽袍大袖也不适合作战,过于麻烦的发誓,也不是为战斗而生的,所以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赵武灵王采用过胡服骑射政策。
这些符号可能确实不方便,但是强行去处的话,是对汉人精神的侮辱,哪怕一个人不修边幅,身上虱子很多,一股臭味,他自己可能也感觉到不舒服,可有一个人过来,按着他把他的头发剃了,把他身上刷干净,还给他喷上香水遮臭,这个人不会感到友好,反而会反感。连一个流浪汉在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像样的情况下,都不能接受别人强行改变自己,更何况汉人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呢,所以引起了激烈的反抗。
所以长老们对于这方面是异常谨慎的,对外的说辞,也是那作战用的头盔必须时刻佩戴,而那种最高级的头盔只能剃发才能戴,这样的解释,反正长老自己是信了。
李建泰一身儒生打扮,作为山西人,李建泰可谓是屡遭打击,家乡的财产完蛋,以后不但不能接收各种租子,还得想办法去接济一些家人,还有他最大的依仗,那些钱多的流油的皇商们,这些皇商当然喜欢结交山西籍的人作为消息来源以及臂助,哪怕只做了半年大学士,李建泰在他们身上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让人回味。
可惜,长老们的屠刀,对于吃里扒外,吃着中国人的饭,砸了中国人的锅的皇商集团没有任何放任,在欢欣鼓舞的顺军以及姜襄的全力配合下,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也让李建泰的后台金主们被打击得四脚朝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