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开出条件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开出条件 (2 / 4)
        既要赢的人赢在光明正大,往年来,历届的什么案首,解元,状元的中举文章,往往会公布出来,被作为讲解内容,作为大明朝的一大产业链,科举教辅出版业的效率堪称惊人,而这些文章确实也让人服气,起码输的人都得承认不足,这就是条件所在。

        这里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问题也很多,起码对于包公公来,也是一个新奇的世界,他从未思考这些问题:如何用很低的成本让很穷的人也得到海量的知识?达到考试的标准,想到后世,所谓素质教育下,录取条件,包括了马术,钢琴,去非洲做志愿者的时候,那普通穷人出身的孩,可就半点上进的机会也无了。

        科举制度的目的,首先还真是建立起一个遍布全国的利益纽带,安稳人心,这一点,可以不少人都知道,但如果你把门槛弄得太高,就有些过分了。

        一个落第秀才,其实也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了,他基本上对于考科举已经有所了解,一个普通人家,把孩送去他开的私塾之中,只要认真向学,不过是买四书五经那几本书,事实上穷人家的孩一般都是抄书,而互相传开教辅材料可是真朋友的证明啊。

        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能太贵。

        包公公仔细想了想,有人穷理工富人文,的是家境普通一些的,更愿意读理工科,容易找工作,而有钱人的孩,更喜欢读人文学科,不喜欢在实验室和工厂里把自己弄得脏兮兮。

        有钱人的孩不愁找工作,而理工科却是做事情的,其中的成本差异也很惊人,理工科,的都是公式,看的是代码,的是方程式,这些都不过是那些书本上的玩意儿啊,虽然要做实验,但实验室总是有国家在负担吧。

        当然,普通的人文学科,无非是看书,其实也是糊弄人的东西多。

        包公公以前从未想过,自己当初去念的那所理工科大学,并且一直在大学念了土木工程硕士,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原来是标明了自己出身的东西,因为穷啊。

        叶国泰却没有察觉什么,反而继续道:“卑职往年督学,也判过几次卷,对于这些,自然清楚的很……一次考试,卷数千,而考官人数却不能太多,一份考卷,往往只能用数息之间去判断,因此想要判好,就必须简单明了,不能有什么白马黑马之事。”

        包公公对这个倒是明白,怎么也是考了无数次公**的主儿,其实能作为派遣去外星做事的人,素质不可能太差,但心气也不会让他考那种太偏远的冷衙门,都是有点脑往上奔啊,不然,盯着那种报道人数不足的岗位去考,总有考中的时刻。

        对于考试内容的安排,包公公却也是知道,那就是绝对不会出现无法辨明的事情,也就好似辩论赛中,正反都有道理的现象,这样输了科举的人,只怕也会不服气。

        后世的申论完全不会有这个问题,无非是给你一个实际的社会实际例,让你以此分析,看看你的文法,还有意识形态,思维方式,趁机研究,至于那主考选择题的自然更是没有争议。

        包公公道:“各位倒也可以看看,就我所知,从天津开去上海的客轮已经开通了,最开始是每十日一趟,未来随着往返人数增加,肯定是要加班次的,以后再开通,自然会有人想办法,开到广州来,你们是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