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化肥生意 (2 / 4)
而是在陆地和海洋政策上,选择了陆权,抛弃了海权,将自己大部分的实力都投放在了北方的游牧朋友上面。
但与此同时,世界局势在改变,技术的进步使得海运发达起来,带动的是海洋贸易的展开,互通有无使得生产效率稳步提升,所谓工业化啦,什么西方文明啦,大体就是建立在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下,大量的交易,使得各种技术需求激增起来。
如果大明初期放弃敌视北方的这个穷邻居,反而南下,无论是菲律宾还是**,乃至于澳洲几乎都是中国的囊中之物,但谁也没有前后眼啊,之前刚刚还被如同潮水的蒙古人欺压呢,想让大明的人转换思想,有点难。
中国人的性格远比任何民族要复杂的多,要说中国人胆子大吧,冒险精神却相对缺乏,那些喜好冒险的中国人在同胞看来完全是“作死”,中国文化中十分讲究求稳,什么平安是福,小富即安,知足常乐之类的思想深刻的烙印在国人心态中。同时中国人也对外界缺乏好奇心,大航海时代西方冒险家的驱动力有三个,一个是对金钱的无比渴望,另一个就是对未知的强烈好奇,再就是原本和中国经商的商路上,那些奥斯曼人,等人,都太贪婪了,原本还能对半分成,但越是后来,几乎是欧洲人赚一块钱,他们就想赚十块,这谁受得了?
中国人之所以一直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历史上从来没有向外殖民,绝不是缺乏技术能力,郑和下西洋的技术力量,可是远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技术力量强大的,之所以没有走出去,主要还是因为缺乏冒险精神和对外界缺乏好奇心和兴趣。
对比一下,皮萨罗那么几百人,就灭亡了一个帝国,捞到的金银几乎比他们的体重都多几十倍,李向前就有些气馁,差距大也没有大到这种情况啊。
只要有点钱,想的就是买地娶小老婆,稍微远大一些的理想就很难有,尤其是儒生们,许多人确实看到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但长老们苦心宣传的海外地大物博,人烟稀少,有人也都是非常好欺负的土著,反而成了儒生们嚷嚷的要点。
也许对于一无所有的平民来说,跺跺脚出去闯一闯,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但作为读书人,起码也都是小地主,怎么会在乎这些破玩意。
于是各种的怪话也纷纷出现,“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使人离乡里,弃祖坟,此非圣人之道也……”
“新朝气象,理应礼贤下士,亲近君子,然帝都气象,却是满目疮痍,不成体统,常有无知小民,陡然而富,醉酒无礼,冲撞吵闹,此绝非长久之计啊。”
的确,前期给予底层输送金钱的行动,绝对使得政权的稳定度强大到一逼,活不下去就可以移民的政策,正如一百年后的美国东海岸,因为只要资本家的压榨程度稍高一些,那么工人就会用脚投票,直接去玩西进运动,不和你玩了。
不过,许多有了钱的人也未必那么无辜,酗酒的,嫖妓的,不在少数。
当然了,对于任何不满的声音,长老们全都哈哈一笑,无非是没有给你们利益而已。
正如民国时候,所谓的大师们各个生活在仙境一般,几十倍与其他人的工资,绝对使得主人翁意识爆棚,谁不爱这样的国家呢,可是,有一件非常诡异的事,如果把这些大师们都杀了,事实上,对民国的命运是毫无影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