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大清洗运动 (2 / 2)
“你刚才说他的妻子死前还给他留了一封信?”关绪清问道,“内容是什么?”
“只是一张便条,斯大林看过后就给毁掉了,但还是有其他人看过上面的内容。”赵秉钧说道,“据咱们的人了解的,上面写的都是对斯大林个人以及对一些政治问题的申斥和谴责。这些内容对他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他对此极为狂怒。认为妻子背叛了他。在为妻子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他在妻子灵枢前站了一会儿,就推开棺木走了,甚至没有参加葬礼,也拒绝到坟墓洒扫。后来他连居住的房间都换了。”
“也是,他的妻子是他最亲近的人,他认为最亲的人都背叛了他,当然再不会相信任何人了。”
关绪清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看样子咱们想要拉拢他对抗英法,怕是不成了。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得随时防止被他反咬一口,他昔日的盟友现在人人自危。”赵秉钧说道。
“拉拢他成功的可能性极小,象他这样性格乖僻残忍冷酷的人,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听命于他?”关绪清沉吟道。
“正是他的这种乖僻性格,才能够使他在列宁与他建立的这个大沙文主义国家里得以生存;而那些缺少此种特点的人,无论是同他们一齐起事的元勋宿臣,还是普通党员,都将难逃一死。这个人具有强大的自制能力和灵活、狡滑、虚伪而又机警的头脑。他为人残酷固执,心地险恶。当然,才智他也是有的,不过,这种才智多被他应用到了如何驭人的方面。”赵秉钧说道,“斯大林此人生性虚伪奸诈,但却擅于揣度别人和利用别人的弱点。因此,他能够在他那个可怕的群体当中随机应变。有时,他说的话未必是他心里所想的。而他想的,也未必会说出来。这样就给苏维埃党团核心圈子里的成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为每个人都要等待他先讲话,避免先表自己的意见。在他讲话后,这些人则要赶紧表态同意,否则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斯大林的性格似乎是多重性的,他本人意志坚强,但有时也显露出怯懦的迹象。他十分神经质,朝三幕四、反复无常。他在政治上的学识是很广博的,但对权力的渴望也是极其强烈的。他在不用试探对方想法的时候,讲话就能开门见山,切中要旨。在处理政治、社会与经济问题时,尽管他的思想明显地受到狭隘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但也有迹象表明,他很讲求实际,并且顺乎情理。当诸事顺遂时,他会显得非常温和。总之,他是一个怪得不能再怪的人物。苏维埃政权核心权力圈子里的成员们因此都对他万分畏惧,俯首帖耳。”
“这个人是深谙帝王心术和御人用人之道啊!”关绪清感叹道,“难怪会成为一代伟人学习的榜样。”
赵秉钧有些奇怪的看着皇上,不明白他刚刚这句话里面的那个“一代伟人”指的是谁。
可能是觉察到了自己刚才不自觉的“思维跳跃”对**局长的影响,关绪清微微一笑,转移了话题,“他这一次在政治斗争中明显落了下风,但仍然能够维持住政权,真是令人难以想象。还有他推行的那个农业集体化模式归于失败,这么多农民起来反抗,要是发生在中国早就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了。”
斯大林在苏联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所有不愿意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的私有财产都被没收,变成了集体财产,遭到了农民的激烈反抗。斯大林一如继往的采用暴力和恐怖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宣布任何不加入集体农庄的人都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斯大林的作法等于向全苏联的农民宣战,农民们用暴动、暗杀和纵火进行反抗,更多的人缩减耕地,屠杀牲畜,甚至弃地出逃。头几个月里,苏联大约有100万头牛被屠宰,差不多有近70万匹马被杀掉,大约有10万人遭到迫害,近万人死亡,3万人被迁徙和流放。在乌克兰和北高加索地区发生的大饥荒又使4万人饿死。
“斯大林有一个根本性的观点,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贯彻这一观点。他认为英特纳雄耐尔在俄国只能通过暴力实现,教育和规劝是可笑的,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鞭策人民前进,只有经历了“新生活”,人民的态度才会转变。他知道他的政策一开始会在人民当中引起广泛的痛苦,他这是在向人民宣战。”赵秉钧说道,“其实他的作法在俄国历史上是有传承的,当年俄皇伊凡四世吞并诺夫哥罗德时,屠戮该城万余名男女老少,彼得一世在兴建涅瓦河口新城时,亦以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俄新都彼得堡乃成,而事后俄人皆以新都雄伟壮观自豪,无人考虑花费了多少生命的代价。他们的历史给他们提供了无数的先例,并在他们的心里形成了一条这样的残忍的道德标准。斯大林只不过是继承并扬了俄国人的这个传统道德标准而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