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五年计划(第八更,放心订阅)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五年计划(第八更,放心订阅) (2 / 4)
        除了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教育的规划也是这次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确定教育经费分配的问题。一般来说,国际上教育经费分配的变化是与经济、教育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以义务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阶段)为重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转向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经费分配也相应调整。曾满超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成本研究》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公共经费占整个经费的一半,中等教育占1/3,1/5。这种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情形是稳定国家投资主要用于普及义务教育,年义务教育占总经费的59%,开设私立学校。集聚民间财力加以实现。这对一切教育经费短缺而又奉行“追赶战略”的中国来说,不无参考意义。

        自亲政以来,关绪清对教育方面地投入,主要集中在建设大学上面。这种“精英教育”与关绪清迅速聚拢一批有用之才,以进行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的愿望是分不开的。

        不过受到关绪清重用的容闳对这样的教育政策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样或许能很快把一些接受过教育的人转变成新式人才,但没有基础教育,就等于断绝了这些人才的源头。这无异于拔苗助长,最终也会得不偿失。

        所以在他的主持下,礼部拿出的教育方案,把六年义务教育列为教育经费投入地“重中之重”。

        教育经费应向义务教育倾斜。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方面的责任和行为。户部财政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植力度。既要提高义务教育在总教育经费的比例,也要提高学生平均经费水平。

        最后,这份计划定下初等教育占总教育经费地70%左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高等教育扩大学生、家长,对教育成本的分担力度,增大高校自筹经费地比例。

        如果第一项是出自关绪清重视教育的本愿,而儒学精通的内阁官员也都能接受的话,第二项无疑就是军事规划。

        光绪七年以来,军事上的投入就占到了大清财政收入50%以上,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罕见的,就算那个与大清一衣带水、整条叫嚣着穷兵黩武的“邻邦”也没有达到这个比例。还有就是现在险峻地国际形势。

        关绪清手下这些内阁大臣人品道德各异,也不排除有私心的,但论起能力都可谓是一时之选,尤其在与列强打交道上。都是经验丰富。

        如今英、法、俄三国是彻底得罪了,虽然短期内占尽了便宜。但是将来如何还真不好说,能够仰仗的德国和美国,一个空有天下无敌地陆军。却受困于欧洲群雄,还无力把触角伸到遥远的远东,而另一个则空有世界第一的工业实力,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实力。同样在关键时候帮不上忙。所以只有自身强大了,才可以傲视全球。

        所以对军事上规划可以说是这份奏折中最详细地了。

        首先是在保留现100万常规的职业军人之外,再增加100万预备兵。由国内18至20岁的适龄男子来服兵役,周期为两年。特别优秀者可以转为职业军人,这支预备兵负责内陆大多数城市的二线防卫。像大清这样纵深极大的国家,有两道防御线应该讲就可以相对稳定点了。

        为此还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将陆军院校增加到五座,分别是云南武备学堂、西北军事大学、黄埔军官学校、保定士官学校和京师陆军学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