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节 逃出生天 (3 / 4)
无论是地位、资历、名声,曾立昌和许宗扬与林凤祥都差了不止一筹,只是两人若能同心合作,未必愿意听从只剩数百人的林凤祥命令,可惜他们的意见不能统一。
“侯爷之策,必是高见,三军不可无主,下官愿遵从侯爷之命。”曾立昌首先表态道。
曾立昌一表态,许宗扬也不得不道:“下官亦愿遵侯爷之令,还请侯爷下令。”
两人如此表态,林凤样也没有客气,道:“那好,曾恭相,许恭相,你们马上发动军士伐木,扎成木排,咱们从水路走。”
“水路?”
营察旁边就是运河,从水路撤退这条路两人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河南不是江南,军中将士多不善水,他们一直下不了决心,如今想来,水路即使再难走,也比在陆上被清妖骑兵追赶要好。
“下官遵令。”两人一起应道。
在曾、许两人命令下,太平军开始大举伐木,太平军这样大的举动,自然瞒不过清军的注意,僧格林沁得报后马上就知道太平军的打算,若说太平军不善水,豪古骑兵更不善水。
僧格林沁不得不改变围困的打算,开始对太平军大营进行猛烈的进攻,双方兵力清军略为占优,为四万人左右,太平军只有三万人,只是这支清军已是清廷拨集到最强的军队,太平军的三万人大部分却是新卒,战斗力根本不能与清军相比,只能凭借营垒死死抵抗,依然伤亡惨重。
五天后,太平军已经作好渡河的木筏,弃营从运河逃走时,原本的三万多大军只剩下二万余人,高、许两人更是暗自惊喜,如果离开营垒从陆路走的话,不论走哪条路,恐怕大军都无法挡住清妖的冲击,从水路走虽然仍然艰险,比陆路却安全了许多。
太平军弃营而走后,僧格林沁并没有放弃,他的骑兵赶到前头,企图对太平军进行堵截,太平军却是上下一心,冲破清军阻截,清军只得再作追击。
双方沿着运河追追打打,太平军虽然损失惨重,只是每每都能化险为夷,一路上太平军还打破沿途数个县城,取得补给,九月初,林凤祥、曾立昌、许宗扬率着八千余人的部伍回到河南境内,僧格林沁只得悻悻的停止追击。
随着林凤禅返回河南,太平军北伐战事就止落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战斗,当初出发的二万多大军,生还之人不足三百,北伐军的主将之一李开芳被清军俘虏,押送到北京后,被凌迟处死,可谓是损失惨重。
不过,北伐军也取得很大的功绩,北伐军直入天津城下,引得清廷上下震动,又将直隶揽得一片天翻地覆,使清廷原本就非常糟糕的财政进一步恶化,更重要的是北伐为太平军巩固自己实力赢得了时间,为了对付这支北伐军,清廷先后调集了十多万精兵强将,而对河南的太平军只能绮靠地方团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