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教育改革方案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教育改革方案 (1 / 3)
        哪怕皇帝去了,两个极有分量的皇族,英王李易铭和嘉王世李崇明都一块去了,可国监的这一场冬会,主角却不是他们,更不是国监祭酒周大康以及他精挑细选出来的那些监生,而是赫赫有名的越九公。消息在当日就随着冬会结束而传开,金陵城内一片哗然。

        国祭酒周大康想要旧事重提,让所有在京品官官宦弟入学,结果却被政事堂次相越太昌的养孙越千秋横插一杠,自己被损得狼狈不堪,几位得意弟同样没讨着一点好。

        最重要的是,突然出现的皇帝没有接受周大康的请辞,却在回宫之后立时召见政事堂和各部尚书侍郎以及九卿一级的主官,拿出了之前陆陆续续上达的奏疏。

        而当着皇帝的面,之前还被越千秋狠狠喷了一顿的钟灵的伯父兵部侍郎钟亮,竟然充当了急先锋。

        他提出,将国监改成国学,同时再设太学、宗学、武学、算学,律学等林林总总七八座学堂,除却国学之外,其他学堂从八品以上官员弟,各地官学,以及官府荐举中收取学生。至于原本的国监,则改成专门管辖这诸多最高学堂的机构。

        跻身政事堂刚两年的末相裴旭几乎不可思议地看着老神在在的越老太爷,岿然不动的赵青崖,难以置信此事竟然会是钟亮出马。可当看见赵青崖代表的科举派,越老太爷代表的草根派,清一色赞同钟亮的提议,再看到刑部尚书余家老大保持缄默,他就知道自己措手不及。

        猝不及防的他怎么拦得住?

        而为了表示对国祭酒周大康之前工作的肯定,皇帝召来周大康温言抚慰之后,让其依旧留在国学,出任新生的国学第一任山长,品级不动。鉴于之前国监就只收七品以上官宦弟,为了彰显朝廷对官员的重视,日后国学仍然只招收这些弟。

        至于太学,则是针对八品以下官员和平民弟,严格考核,优胜劣汰。

        任凭谁都看得出来,皇帝是要广开学校,把之前垄断在官宦手中的国监单独撇出去设国学,然后把太学重新拎出来。

        太学两个字,可是比国学的历史更悠久!

        而在文翰苑中提出了“真正士大夫”的越千秋,虽再次招来了**一般的数落,可因为他提出了国监应该延请名儒,应该招收平民学,却也竟然赢得了不少人的赞扬。

        然而,当传出皇帝竟是许了他,给他一座国监下辖的学院去管,他顿时又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只不过,对这么一件事,大多数人却都是在看笑话的。

        尽管当初越千秋才七岁就审案,如今人已经快十四了,可这学校是那么好办的?

        傍晚时分,散衙坐车回家的越老太爷,便忍不住对亲自驾车的越影抱怨连连。

        “我就知道,皇上当初想把那胖和嘉王世都放到国监,这是另有目的。虽前几天千秋进宫的时候,对我过,可他倒没居然去和皇上商议了这一出!皇上更是荒唐,整治国监就整治国监,却撺掇了千秋出马!”

        越影知道越老太爷并不是想要回答又或者别人附和,少不得答非所问道:“这几年,一直都有人在查九公的身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