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9章 处心积虑 (3 / 4)
马林当场画图,“设计”出了类似油桶的橡木马桶,用于装运“货物”。鉴于每天至少几十万磅的量,马林提出——甲方黑水公司将会给提供“硝石原料”的乙方们,提供1万只橡木马桶……
而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马林把这1万只橡木马桶的订单,分别给了尼德兰和法国……
给尼德兰订单不用说,肯定是为了支援穷比皇帝。几千只橡木马桶,也有不少利润呢。而且,马林可是保证还有后续的。
而给法国的几千只橡木马桶的订单,表面上看,是为了讨好这个“西欧第一强国”,实际上……
原因很简单——马林要消耗尼德兰和法国的造船潜力啊……
之前,马林就派人去尼德兰建立家具厂,消耗荷兰地区的橡木资源,降低荷兰的造船潜力。同时,还派了约翰.拉菲卧底法国,推广橡木桶桶酿葡萄酒,同样是为了消耗法国的橡木资源,降低其造船潜力。
但那些还不够,马林后来意识到——其实橡木桶不仅仅用于酿葡萄酒,还可以用来装别的东西。比如面粉、蔗糖、食盐……甚至粪便——比如马桶……
而且,这些装运日常物资的木桶,需求可比什么家具、葡萄酒行业要大多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年代,欧洲人装东西都习惯用桶。不但葡萄酒、食盐、粮食、蔗糖等散装物资习惯用橡木桶,还拿来装咸鱼、腊肉、草木灰、鲸油、树脂和矿砂等零散商品。
只有那种可以打捆堆放,而且不会有泄露风险的商品,才会用木箱和袋子等装运。比如,羊毛和毛皮等……
而对于贸易而言,粮食、食盐等大宗物资,是非常依赖桶装运输的。甚至于,这个年代,欧洲对粮食的计量,都不是用重量的,而是用容积来计算。不如,夸特和蒲式耳,都是用来给粮食计量的。因为,大家装运物资,经常直接用桶来量取,而懒得称重。
当然,那是大宗交易,而零散商品的零售,比如粮食零售的时候,则又经常用磅来计量了。毕竟,普通老百姓购买量小,不用那么大的量取容器。但有些经济条件好点的富户买粮食的时候,也是用容积来量取的,成蒲式耳地购买粮食,就用到量取容积的容器了。
事实上,就算是同时代的东方华夏,也是习惯用容器来量取粮食的。比如,用斗来量米。米店出售粮食,经常都是斗米几钱来算的。当然,也有按斤两来称的。但古代华夏粮食便宜,就算普通百姓,也有条件成斗地买米。
而同期的欧洲,因为粮价太贵,最底层的百姓一天活干下来,工钱只够买两三磅粮食的,和同期的华夏不可相提并论。
不过,西方大宗货物运输,还是非常依赖木桶的。就算普通百姓用不到那么多,可人家商人运输还是用到很多木桶的。所以,木桶生意是个大生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