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广告和写戏本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0章 广告和写戏本 (3 / 4)
        好吧,自己和明朝人不是一路的。不过,单论容貌,李清儿的确可以算得上是初中校花级别。若是当年自己上初中时,应当喜欢这一款。

        “至于艺,则先比琴棋书画。然后,比试唱功。参赛者可以唱诗词,也可以唱杂剧……”

        “杂剧?就是唱戏吧?”马林问道。

        杂剧是元朝时的叫法,但到了明朝后,南方流行南戏,而北方则主要流行杂剧等北方特色的戏剧。当然,京师也流行南戏。毕竟,朝中官员过半是南方人。要知道,进士的录取比例可是南六北四,南方官员天然比北方官员多。

        然后,李清儿给马林唱了几首诗词,还来了一段最有名的元杂剧——《窦娥冤》……

        马林闭眼听了一会儿后,觉得李清儿的声音很好听,唱歌唱戏都行。唯一不好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编曲太差了。明明歌词很优美,却败在了曲子上面。

        也难怪,编曲真正大发展,是在近代器乐地位上升后,才被人们重视的。而在古代,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主要重视填词,而不太注重编曲。填词的都是大才子大诗人,但编曲的都是下九流的乐工,当然水平低下了。

        在听到李清儿唱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马林忍不住叫停,教李清儿唱了后世版本的《月满西楼》。接着,又教李清儿唱了一首王菲版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儿果然很喜欢这两种全新的唱法,不过,她也指出——这种新唱腔固然能吸引观众,但是,因为诗词是老的,很不占便宜。

        毕竟,这是一个诗词地位远高于曲的年代。马林提供的新唱腔固然好听,但若是某个参赛选手拿出了新的作品,会很加分的。其加分程度,要高于马林提供的新唱腔。因为,诗词天然比曲子尊贵……

        “那就写个戏本吧!”马林想了想后下决心道。

        为什么考虑写戏本?因为马林想到,诗词太短,几句就唱完了。而且,这年头没有版权,写个纳兰性德的词出来,李清儿能唱,别人也能山寨。而且,不用给钱,也不会给他的香水当广告。

        所以,马林索性决定——给李清儿编个戏剧本子,让她好好练练,争取在重阳节上的花魁比赛上大出风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