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苏州的主人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一二章 苏州的主人 (3 / 4)
        “是!”戚继光领命道

        就像沈默所预言的,麻烦还在后面呢。随着大量的粮食入市,粮价下跌的很快,同时也连带着,整体物价快速下行,原先还如香饽饽似的各种票券,一下子城了烫手山芋……

        与起先的状况恰恰相反,现在东西贱了,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但那些票号,钱庄手中的海量票券,可都是紧缺时期,一半是自己高价购入的,另一办是债户们以较高的对价抵押的。

        不管哪一种,取得成本都笔现在的物价高多了。

        老板们只好将票券出售价格,降到物价水平一下,老百姓却偏偏不再认账,不买这些票券了!追涨杀跌的心里,在此刻分外突出,人们认为价格会持续下跌,自然会持币待购,不再动用一分银钱。

        有人要问了,经过绩个月的折腾,光买高价粮去了,老百姓手里还有钱吗?

        回答是,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手里确实有银子,但全是从当铺和票号里借来的印子钱……自己的钱用光了,又不能绑住脖子不吃饭,所以只能跟当铺,票号借钱。

        当然不能白借,除了超高的利息之外,还有各种票券做抵押。当时正是物价飞涨。票券抢手无比之时,钱庄和当铺的当头们,十分乐意吃进这些便宜的票券,他们相信随着价格的日新月异,自己的财富也可以哗哗的增长。

        甚至连中人都不要,便可以以此放款,十分的宽松。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落袋为安”。在票券没有变成银子,收入嚷中之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现在券在价格一落千丈,票号钱庄的财富也急剧缩水,幕后的老板们心急如焚,台前的当头们,更是如坐针毯。他们赶紧凑到一起,合计着该当如何过关,最后决定从两方面下手,以免督促老百姓尽快还钱,一面向那些发售的商号施压,让他们按照原价赎回票券。总之是要赶紧把这些见鬼的票券处理掉。

        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两个法子一点用都没有,先说前者,老百姓自然会算账,既然那些券不值钱了,倘若归还印子钱,将券赎回就大不划算了,还不如直接赖账,把钱留下,不要那些越来越贱的券呢。

        所以当伙计们心急如焚的上门催讨印子钱时,债户们便说:“印子钱先前都用来抢购东西了,我们手头现在没钱了,要不那些券就留给你。

        这馊主意不知哪来的,但很快便传遍了全城,老百姓有样学样,都开始赖账,当铺和票号还真没办法,因为一直以来,抵押物价值,都是远高于印子钱本身的,所以向来”到期两清“的说法,也就是有抵押物的印子钱,如果到期不还了,就不用还了,但抵押物归债权人,这原本是剥削债户的招数,谁知此时城了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了。

        再说后者,档头,展柜们,上门找到发行券的店家,要他们按照原价赎回,店家肯定不答应,他们说:”这券背面写的很清楚,“一经售出,概不赎回”您买的时候没看清楚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