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八一章 佐贰 (2 / 5)
“而酥饼是用粮食做的,价格自然跟着粮价变化,这个懂吧?”那热心的食客问道,一般来讲,读书人对这种事儿是不灵光的,食客怕对牛弹琴,白费力气,所以有此一问。
见沈默缓缓点头,那食客才接着道:“而粮价的起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丰年和荒年之外,还有官府的征捐,采购,很多因素让粮价起伏很大,导致这酥饼的价格也跟着起伏。”说着一样那饼券道:“正常年景一盒五斤的酥饼卖一百文钱,而在粮价极贱的时候,才卖三十文;但到了粮极贵时,可以卖到三百文钱,这里面的差价可有十倍呦。”
沈默是学过经济学的人,自然很明白这种简单的道理,但他仍有想不通的地方,缓缓问道:“虽然不是万福记的主顾,但相信短时间内价格波动不会太大,如果想要有利可图。得把这饼券搁上最少一年半载吧。”说着轻轻摇头道:“而且一家饼店撑破天一天能做一千盒饼吗?就算把他们的饼券全收购了。又能挣几个钱?干嘛不直接收购粮食呢?”
那人也让他说的有点晕了,但很快摇头道:“你说的不对,光我自己就有一百多张饼券”,说着扯一嘌子道:“在座的各位,谁手里没有百张以上的饼券,举个手看看。”
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举手笑道:“我们虽然饼券不多,但米券、肉券、布券、不比你们少。”
那人笑笑,对沆默道:“你看这一个大厅,百十号人,就有起码上万斤的饼券”,说着指指里面的厅。又指指楼上道:“而且我们还都是些普通人家,真正有钱的那些主们。谁家没有个万把斤的饼券、肉券、布券的。”
“这么多的券,只要赌对了,那能不挣钱吗?”那食客最后总结道。
沈默脸上的疑惑之色,却越发深重了。
用过早点,沈默徜徉在苏州城中。自古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杭之美,是并肩的。但杭州之美,多美在西湖,美在胜景人文,可你要看真正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知道什么是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还得去苏州。
苏州是江南城市的代表,不是因为它的园林……那些绝美的艺未品都内敛在一个貌不惊人的台门里。让门外人无从观瞻,只能想象。
而是因为它在所有的水乡中。最大、最美、也最古老的。即使是这正月里,整个苏州都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一切都像在画上一样……小桥流水、曲径深巷,粉墙黛瓦、古树幽院口徜徉其中,你能充分感受到什么叫‘两绿夹一河’舟与**行;行老其间,能始终领略到‘弹石间花丛’隔河春骨以的景色;散步城内,便能尽情欣赏,人在花中走,柳在岸边行,的绝美风光。
当他走累了,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遥看古城门藤葛垂垂,回望虎丘塔沧桑而立,不由便会忆起西施、想到勾践,想到陆蒙龟、想到范仲淹,以及前几年才过世的唐伯虎……
沈默突然想到,年前在京里时,翰林院的那帮子同僚,整日里吃饱了没事儿做白日梦,时常说起将来如果外放,希望放去哪里,在嬉笑声中。总是会把苏州府当做首选,因为虎丘是第一名胜,苏州在所有人眼中都是悠闲的象征……,
不是么?应该是吧。这里有园林美景,这里有清澈流水,这里有鲜艳桃花,这里撩人的弹唱,这里有天下最精心的小吃,这里有柔糯似水的美女,这里还有数不清的茶馆书肆,秦楼楚馆,这里就是可以满足读书人一切欲望的天堂,人间天堂!
但是,每每在意淫够了之后,那些‘未来栋梁’的眼中都会流露出刻意的鄙薄,用一种尖酸的语气道:“还是等快致仕了,去养老好了。”而后便把目光投注于杭州福州、应天济南,甚至于宣府大同这些地方,就不肯再多看苏州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