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无迹可循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9章 无迹可循 (5 / 6)
        杨浩调侃道:“如此甚好,樊先生应该记得父母妻儿为你的付出才是。来日高官的做、骏马得骑,虽可喜新却不能厌旧。做个遭人恨的陈世美呀,哈哈

        “大人教毛的是。”樊秀才喜上眉梢:“见,只是不知这遭人恨的陈世美是哪一位呀?”

        “咳咳,他呀。他是我家乡的,,不对,不对劲儿

        正要信口胡谄的杨浩忽然锁紧了双眉,樊若水紧张地道:“大人卑儿不对劲儿?”

        “不是我不对劲。而是那秣陵关守将杜真有点不对劲儿。”

        杨浩锁紧眉头。苦苦思索半晌,忽然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千岁在哪,千岁在哪儿?”

        正在埋伏的军兵忽见站起一人,正要呵斥,却认得他是晋王千岁身边的亲信,有些人虽不知他身份,却见过他骑马傍在晋王身边,晋王对他说话也是和和气气、有说有笑的,当下不敢斥,连忙为他指点所在,杨浩抄起袍裾。猫着腰便跑过去。

        赵光义正在一个矮坡后面膘望远方敌情,杨浩冲到矮坡后面,伏在赵光义身旁,急促地道:“千岁,下官忽生一个疑虑,所以急来禀报千岁,请千岁参详。”

        赵光义现在对杨浩很客气,本来就走出身自己南衙的官员,那时候的人本土观念重、出身派系观念重,朝中的官员因为藉贯是同乡,亦或是同科进士、同一位老师的门生,都能觉得亲近拉帮结派的,何况是从他府中走出来的官儿。再加上杨浩带来了献图人,让他不必依靠水军便**江,更让他欢喜不胜,一听之下便和颜悦色地问道:“杨左使有何疑虑不防说来?”

        杨浩把方才从樊若水那儿打听来的消息复述了一遍,说道:“千岁,如果樊若水所言属实,那么秣陵关一共才两万兵马,郑彦华冒冒失失派出一半人马来赴援就十分可疑了。千岁你想,既然那郑彦华足智多谋,那么他纵然不知道咱们有多少人马,可是采石矾有两万驻军却被咱们攻陷了他们的水塞大营的消息他至少是知道的。咱们是攻方,兵力比起来石矾守军来自然应该只多不少,郑彦华就这么放心,拿出一半的本钱来挥霍,笃定能收复采石矾么?”

        赵光义目光一闪。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杨浩又道:“秣陵关并非极难攻的地方,连樊若水一个不知兵的秀才都晓得采石矾既失,秣陵关根本无险可守,必将陷落,张彦华会不知道吗?他那么集中全力死守,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就该倾巢出动,救援采石观,本来兵力就弱,还要分兵,这样的兵家大忌像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大将所为么?”

        赵光义目光闪烁不定,却沉住了气问道:“那么,杨左使以为他是什么意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