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6章 巧遇 (2 / 5)
可是天险不是那么好攻的,凭着一些搜罗来的大小渔船就想攻破要塞谈何容易,采石矾唐军守将是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他们手中有精兵两万,采石矾一战,宋军丢盔卸甲,血染大江,第一战竟尔败了。
赵光义自知凭宋国实力早晚都能打下唐国,他的大军只须佯攻吸引采石矾守军,使他们不得分兵,只须掩护曹彬水师到了,这一仗大有可为,但是他立下了三个月平定江南的军令状。要的就是一鸣惊人的效果,如果打上半年或者一年,那与党进何异?
是以赵光义下了死令,征召敢死之士彻夜不停强攻要塞,并且下了屠城的命令激励三军,允诺只要攻下采石矾,可任士兵劫掠当涂城,财帛女子尽归其所有。这一招当真管用,清朝时候,察哈尔判乱,大军眼看就要杀到了北京城,城中丹兵,皇帝束手无策,关键时刻孝庄太后用京师心垛日戚的家奴们组建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交给周培公去挥仗。周培公是一介书生,一个书生领着一群家奴,这样一支乌合之众,周培公用了两样手段就把他们变成了攻无不克的虎狼之师,杀得察哈尔望风而逃。手段只有两个:一,夺其城池后,财帛子女任你取舍;二、擅退一步者格杀勿论。
赵光义用的也是这一招,这针对人性,能以最快的度、激人最大勇气的方法,在女色和金钱的双重诱惑下,早鸭子的宋军马步兵就像打了鸡血,忘死强攻。用无数尸体垫江,硬是杀开了一道豁口,攻上了长江东岸。
可惜后续部队运送乏力,抢滩登6的宋军后继无援,在杨收、孙,震亲自率兵反扑之下被尽歼于长江东岸。赵光义目眦欲裂。竟尔亲披战甲,驾小船南攻。但他杀过半江时,抢岸的宋军已被唐人尽数歼灭,万箭齐之下,赵光义只得退回江西,搜罗大木制筏,往两岸更远处搜罗船只,准备再战。杨浩就是在这时赶到了采石矾。穆羽带人前行探路,匆匆返回把江防情形一说,杨浩不禁变色,他没想到宋军到的这么快,如今再往哪个方向去,恐怕都已没了出路了。杨浩将家眷暂且安顿在当涂,只带壁宿一人,仍要他穿了僧衣以为掩护,同登采石矾观察情形,看看有无可能使一小船夜间偷渡过江。
江边大军云集。采石矾上游客稀落,但仍有三五香客上山礼佛。提心吊胆地求神佛保佑。
太白楼前冷冷清清。“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笑傲;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感怨。乍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的猛联下,立着一位玄衫玉面的俊俏公子。眉心微锁,负手而立。
此人正是折子渝。几日的功夫,她似乎清瘦了许多,原本俏丽圆润的下巴变尖了,脸颊有些瘦,两只大眼睛相形之下变得更大,女人的模样并不易遮掩,不过战乱一起,许多年轻女子都换穿了男装,这副打扮倒也不会惹人生疑。
在她面前,是张十一和一位低阶军官。只听折子渝问道:“金陵那边怎么说?”
那军官说道:小将听孙都监说,朝中文武计议,宋军劳师远征,全凭一股锐气,必难持久。是以当坚壁清野,倚仗长江天险与宋军耗战,待宋军疲惫无功时,自然退去。”
折子渝蛾眉一扬。诧然道:“真是愚蠢,朝中就没有一个远见卓识之人吗?天险虽险。还须由人来守。宋军士气如虹,唐军被久困之下士气必然低迷,到那时天险也算不得什么险了。湖口尚有雄兵十万,采石一线守军也未受重挫。如果调湖口守军,配合采石守军南北夹攻,趁宋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击溃宋军才有自保的可能,岂可坐待宋军自退?”
那军官苦笑道:“可是,这是朝中的命令,孙将军人微言轻,又能如何?听说皇上要召鸡鸣寺一位被皇上敬称为小师傅的高僧入宫诵经祈福,可那位小师傅却已踪影全无,可叹皇上仍不醒悟,又召请了许多据说是得道之士的出家人在宫中开坛诵经为唐国祈福。小将还听说皇上如今正在钻研《易经》,想从中找出克敌之胜的大道正法。”
折子渝苦笑一声,喃喃自语道:“这位皇帝,,已经不可救药了
那军官黯然叹息一声。拱手道:“莫姑娘,国君这事小将不便置言小将是一介武人。外敌入侵小将唯有死战不降。为国捐躯,便算是对得起林将军的知遇和栽培,也算是尽了自己的本份了。林家一门忠烈,林将军受谗言而死,冤深以海,姑娘还能不计前嫌,如此为唐国谋划,可恨”朝事尽为奸佞把持,我们回天无力啊。姑娘,这采石矾也不知能守到几时。姑娘是女儿身,不用沾惹这刀兵之事。还是早早离开吧,这军国大事。不必理会了。”
折子渝默然半晌。向他拱了拱手,那员小将向她还了一礼,整整衣装,便向工,下走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