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集思广益 (3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 集思广益 (3 / 7)
        杨浩微微一笑,说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所以我才不同意朝廷对缺粮一事秘而不宣的做法。朝廷不想公开此事,一是怕引起百姓恐慌,民心浮动,另外就是担心粮商们囤积居奇,提价惜阜口而朝廷不是土匪,人家自己的粮食,你又不能上门去抢。

        可我以为,一旦大肆征粮,纵然你不说,百姓也会猜到几分,到那时谣言频起,只会越传越严重,与其如此,不如把开封府严峻的蒋势公开与国人,当然,到底缺多少粮、严重到什么程度,其中……大可商椎。

        如此一来呢,第一,我们可以让地方官府知道事态严重,在此当。儿他们就算平时再懈怠,也会打起猜神,不敢太过放肆地从中取利或拖延不办口第二,在地方上以严律重典明确规定,抑制粮价上涨,而汴粱则从现在起就开始提价,粮价要一涨再涨,这样就会诱引许多有条件自己运输的粮商富伸千方百计地往开封运粮,甚至比咱们官府的酒运还要快、还要用心口莫要小看了他们的能量,为了逐利,他们一旦行动起来,其能量之大恐怕连官家都会大吃一惊口将来开封之粮,恐怕他们运来的份额会占相当大的一部分。”

        妙妙吃惊地道:“现在就要提价?这样一来,京师百姓都要怨声载道了。

        杨浩冷笑道:“相较于活生生地饿死他们,现在让他们多花几文钱,还是划算的口有人想骂娘那就由他去,什么事都要等到百姓们理解拥护,那什么事都不用做了,该专断时就得专断,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四方商贾不遗余力地往开封运粮。”

        臊绪儿担心地道:石,可是那样一来,京城无数人家要为了买粮破家了。他们既知开封缺粮,粮价还不知会高到何等地步口俺记得,当年西北大旱,颗粒无收,有人用了两徒金元宝才换到三个肉包子,俺的爹娘就是那时饿死的。”

        杨浩眉头一挑,说道:“我说过了,朝廷到底缺多少粮,公告上的措辞大可商椎。你别忘了,粮商们贩运粮食的同时,朝廷的博运也在运粮口他们的粮食运到的时候,必然还未到大雪封路的时候,开封的存粮也还未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再加上这段时间朝廷自己运来的粮,华时……朝廷就可以把粮食以平价、甚至比平价还低的价格敞开了向百姓供应,让全天下都晓得开封粮食已然充足。

        到那时候,粮商们还能把粮食再运回去?漫说回途不到一半大雪就得封路口就算来得及,也没人禁得起这一来一返的无端损耗口那些外地粮商在汴粱又没有仓库储放粮食,他们会坐视大雪寒冬来到,粮食霉变腐烂么?这个时候,朝廷以嘉勉,运粮,义伸的名义出头,以比市价还低些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粮食,他们也只会感恩载德了。”

        茬大郎例抽一口冷气,苦笑道:“你这家伙也太阴险了些口朝臣们谁不爱惜羽毛,也只有你这半调子官才想得出这样的主意…………

        妙妙本能地为杨浩申辩道:“民以食为天,大人图的是民之大义,国之大利。再说,大人对那些奸商也只是略施小惩而已罢了,依我看,对那些囤积居奇、丧尽天良的奸商,这还是轻的口……

        杨浩正襟危坐,微笑不语:“官怎么啦,官就不能坑人了么,这可是老子当年炒股炒出来的血泪经验啊口今天他还义正辞严地宣布近一时期不会对市场做出干预呢,第二天就能来一出,半夜鸡叫……让你血本无归口奸商,奸商算个屁呀,碰上我这奸臣,让你哭都找不着地儿。

        *******************************************************

        曹运有河运、水陆递运、海运三种,不过大宋现在出海口太少,汴梁城又在内陆,是以还谈不上海运,而只能河运口水陆递运比完全的陆运载运量要大的多,但是效率低下,如今官方涛运唯A可行的方法就只有河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