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 风风火火 (2 / 2)
杨浩却不管那些得罪的朝官儿越多他越安全他才不怕那些达官贵人有不少可以直达天听会说他的坏话。坏话说的越多悬在他头顶上的刀把子就越软他还求之不得呢。当下杨浩就兴冲冲地捧着赵光义请回来的圣旨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上阵了。
那些达官贵人们其实不太在意那些违建小扩建占了道路的柴屋垃圾棚他们只不过是觉得自己地位尊崇如此受人摆布太没面子所以偏要置这口气。如今程德玄滚蛋了。却跑来一个杨浩这杨浩当日金殿面君悍然篡改《出师表》大言不惭堂堂皇皇早就成了官吏们眼中的笑话。背后都叫他大棒槌嘲笑他不习文化于官场中事一知半解。
可是面对这些刁钻的钉子户聪明人都没办法的时候这个大棒槌想出来的法子却比谁都有效他每到一处直接把圣旨一供然后就指挥人扒柴房、推垃圾屋你府上的总管来了坚决不给面子你要是自降身份亲自出面。软硬兼施、不阴不阳的话儿还没说出口他就把圣旨举脑袋顶上了。弄得这些官吏又好气又好笑。
这么一个务货谁肯与他斗闲气而且这愣头青不管你官大官小一概不给面子所以头一家被拆的官儿还有点火冒三丈再看他拆第二家那家比自己官儿还大他一样不给面子。倒是平心静气了。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来杨浩在民间却名声大好。就连那些被勒令改建炉灶、或者拆了蜗居外柴棚的百姓也是只骂程德玄而对杨浩大生好感。本来嘛出于仇富心理他们看到那些达官贵人在杨浩面前弄得灰头土脸就觉着解气再加上他们自己的棚子被拆了要是那些当官儿的却不拆他们能服气么?
程德玄对着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就有威风到了这时候”瞧瞧。啧啧啧还得人家愣头青”。尤其是这个愣头青把前任宰相王浦家的违建棚屋都给拆了无论是官是民谁还不服气?
王浦可是大宋的开国宰相甚受赵匡胤器重当初也有个二愣子冒犯他那个二愣子叫王彦升乃是大宋开国大将善击剑详号“王剑儿”当初陈桥兵变后他是率先回城把忠于周皇帝的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韩通杀掉阻止了武力反抗的大功臣。
但是这个涔人一口气儿把韩通全家都杀了这就违犯了赵匡胤“不得有秋毫犯”的命令结果赵匡胤大怒誓终生不授其其节。也就是说他再怎么做官。也升不到节度使这个位置上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赵匡胤最宠信的武将之一仍然还是予以重用的他被任命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兼京城巡检维持京城治安。结果有一天晚上巡城已毕便跑到了王相公家去。
王浦莫名其妙连忙起身相迎一问缘故他却说:“巡城太辛苦啦某过来讨杯酒喝。”其实他是上门索贿的因为王浦后周朝时就是宰相论关系可比不得他这样有拥立之功的武将。可是王浦只作不懂陪他饮了几杯酒便把他打出去第二天一早上朝便把此事禀奏了皇帝。
赵匡胤勃然大怒免了他京城巡检之职罢了他铁骑左厢都指挥使的军职。外放为官降为唐州刺史惩罚之重前所未见由此可见赵匡胤对王浦的敬重。这两年王彦生刚刚累功再升成为原州防御使兼缘边巡检。是西北边防的大将。不过他这官也升到头啦因为赵匡胤已说过今生今世绝不升他到节度使的武将系高职。
就是这么一位甚受官家器重的宰相杨浩也没客气该拆的照拆
程德玄回去一说就连赵光义都替他捏了一把冷汗。可是也不知道这位王宰相觉得自己肚里能撑船不好意思跟他这小虾米一般见识还是怎么着。第二天王宰相压根就没上朝去找皇帝告他的黑状。赵匡胤通过武德司对杨浩做的事也并非不知不过王浦不来赵匡胤便也佯装糊涂。
结果。谁都以为杨浩这一回捅了马蜂窝小不死也得扒层皮但是第二天一早。他老人家照样满东京城的晃悠左手举着圣旨右手提着毛笔在别人不敢去碰的地方写上一个“拆”字便勒令强拆不得迟误。
这种不畏强权的气节到是闹得本来看不起他的文官、士林对他刮目相看。一时间“古有强项令今天强拆杨”成了汴梁美谈。
比:求**啊如果能再跃进一步俺豁出去不休息今日也要再码一章奉上。以酬诸君美步步生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