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连升三级 (4 / 5)
一个无名火起,一个莫名其妙,两人献策者不欢而散,大帐中赵官家却亲手执着火烛,正望着帐中悬挂的那张大幅地图出身。地图非常简陋,只有几座重要城池和几条重要的山川河流的位置,赵匡胤点了点北汉城的位置,在它周围慢慢打量着。
北面的插云岭、东面的通天河,两者之间的团柏谷,三处都是要隘,然而,在三者之间还有无数的山谷河川,契丹人和北汉人更加熟悉这里的路径,一旦还有什么可以通行的秘密要道,被他们突破进来的话,那么这三处下奶的作用就全部丧失了。
从地势上看,传过这一片边绵的山脉,就是向南一马平川的河谷平地,西面和东面都是山脉,整个河谷地就像被围在当中的一片狩猎场,而置身中央的北汉都城就是那只猎物,一旦契丹人铁骑传过那片要隘,北汉都城这只猎物就成了诱饵,自己这个捕捉猎物的猎人反过来就要变成被人狩猎的目标。十五六万以步兵为主、陆战一月有余身心俱疲,又缺少战车等抗拒骑兵的必要装备的队伍,一旦对上这只挟锐而来的虎狼之兵会是什么下场?
不能存着侥幸的想法,战场上可以有侥幸,但是身为统帅者是不可以把侥幸当成一仗的,如今是该做好走的准备了,如果就这么撤走,下次来攻北汉时它必然再度恢复元气,可是带上北汉的百姓一起走那就不同了。赵匡义暗忖:“如今北汉国百姓一共不过五万余户,这还是把那穷山恶水山沟里的人全都计算在内的,这么点人口早已国不像国了,只是勉强支撑而已。
若是能将北汉残存几个州县的百姓尽量前往内地,哪怕只迁走三分之一,这北汉也要垮了,不过……那个甚么杨浩和程德玄都曾提到搬迁、安置,显见迁移人口能否成功,这才是其中重点。
朕如今秣马厉兵,南征北讨,试图一统天下,打的是仁义的旗号。若这迁走的一众老弱妇孺安排不善,暴死于途,那与直接在此屠尽北汉居民有何两样?此事一旦传来,必受天下人指摘,未免得不偿失。朕要用此计,先得想好这些民众的搬迁安置才行啊。”
赵匡义的手指再度指向地图,在北汉都城及其周围徐徐地划了个圈,然后向东缓缓滑去,滑向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
河南、山东,这一片区域相对平稳一些,也富裕一些,但是一下子安置两万多户外来居民,恐怕哪个地方官都吃不消,但是可以一路行去,逐步安置,把带走的北汉百姓分散安置,妥善安置在这四路。
然而由此向东,整个进行路线几乎是横着的,犹如一条长蛇,处处暴腾在契丹人的眼皮底下,以契丹骑兵的突破速度,如果横下一条心来阻拦,恐怕各地驻军难以阻挡,而自己的大军也无法护应周全。
另一条路,就是把这些百姓一路南迁,进入永兴军路,往府州、河中、延安一代转移,这条路下去,越往南走越安全,尤其是一旦过了黄河,契丹人未必便敢再追下去,但是这一来,这些人口就要置于折家地方势力割区,壮大他们的力量,恐更难让他们驯服。北汉解决了,万一西南再生事端,那不是一得之后又有一失?
赵匡胤思虑再三,终于下定决心,转身回到案前,把灯烛放下,高声吩咐道:“去,传朕旨意,程世雄部署杨浩,进谏有功,破格加官,着即携升为西翔都监,仁移民钦差副使,令程世雄拨一路人马给他,立即着手北汉百姓内迁事宜。再传朕旨意,携升都监程德玄为引进副使,忍移民钦差正使,全权负责北汉百姓内迁事宜。沿路官府、驻军,当尽力给予方便,携住两位天使办理移民内迁事宜,不得有误。”
一旁起居郎匆匆记述,起居舍人草拟圣谕,听到官家携升程世雄麾下一小卒为八品都监时,以二人整日随侍天子,见多识广的气度,脸上也不禁腾出一丝讶异。
都监是官,而且是八品官。从一个小卒、一个小吏,循正常途径做官的话,那难度不亚于在某事业单位打零工的转正为一名国家正式公务员。而且大宋官员分为九品,这人一步便从无级提升到八品,直接跳过了从九品、九品、从八品,这是连升三级啊。
程德玄原来是八品都监,如今提拔为引进副使,正七品的官儿,这连升俩级的荣耀比他杨浩从小卒而做官,且连升三级而为监管的光彩来不免要黯然失色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