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七七章 两大敌人 (3 / 4)
那么,在后金国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如今的女真八旗贵族们有什么能耐执行这样一个战略并最后取得成功?!
历史上,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军辽东战略的失败,得益于他们与那些通敌的晋商们之间的大规模走私贸易,以及建虏军队一而再再而三的南下抢掠人口和物资。
这些从朝鲜、从蒙古、从大明腹地抢得的人口和物资,不仅供养了后金国内的女真八旗子弟,而且也大大地破坏了大明朝的财政,缓解了他们自己的经济困境。
如果没有这些抢来的海量物资,如果不是大明朝的大动乱,僻居在东北一隅的小小后金国,根本没有能力鲸吞掉整个大明朝!
这一世,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
不仅后金国与朝鲜之间的联系,被再次异军突起于朝鲜的东江镇各路总兵府所隔断,而且他们也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顺利地征服蒙古。
林丹汗虽然如同历史上一样被后金国的人马给吓退了,逃走了,但是这一世的这个结果,却便宜给了大明朝。
气候与宣大地区差不了多少的漠南大地,成为了大明朝解决民乱问题,安置各地饥民灾民与乱民,并且用来开荒屯垦的千里沃野。
而且威胁大明朝西北地区已经两百有余年的鄂尔多斯诸部蒙古,也被顺便解决掉了。
这等于是已经斩断了后金国伸向大明朝的两条臂膀,剩下的就是看什么时候时机成熟,由崇祯皇帝本人再来一次御驾亲征辽沈了。
至于西北的流贼,就在崇祯皇帝敲定了前往天津的方案之后,来自锦衣卫西镇抚司的密报,也在滞后了十余日后,终于送到了京师,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手里。
滞后也有滞后的好处。
至少高时明、胡一魁联署的密报,一方面佐证了李邦华等人的军情奏报,而另一方面却也比李邦华他们当初撰写奏报的时候所掌握的情况要更加详实,更加周至。
从锦衣卫西镇抚司的密报之中,崇祯皇帝得知,罗汝才在率部倒戈归降了王廷臣的近卫军第四镇之后,张献忠率领自己的中军和后营,一路往西逃往了河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