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三章 何许人也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九三章 何许人也 (4 / 4)
        这在党争问题突出的明末,是一个重要的缺失。

        不是进士,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座师,同时也就没有守望相助的同年。

        这也意味着,他根本没有拉帮结派,从而依靠同党或者团体力量一路获得升迁的本钱。

        对于举人出身的刘可训来说,这一次由监军佥事的位置上升任一个重要边镇的监军御史,当然是一个鱼跃龙门的突破。

        崇祯皇帝看中他,固然是因为他在其监军佥事的任上表现不俗,立下了功劳,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看中了他举人出身,眼下在朝中无党的这个特点。

        出于同样的理由,与刘可训同时得到提拔重用的西南平乱功臣,还有担任四川监军副使多年,在朝廷平定西南之乱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小功劳的李仙品。

        原本历史上,李仙品在西南平定之后,很快就升任偏沅巡抚了。

        不过这一世,同样因为朱燮元亲自率军从贵阳方向一路强攻水西的原因,李仙品没有得到历史上那样大展身手的机会,不过督率川军在西南征战多年,功劳还是很多的。

        这一回,当然也一并被提拔到了西北新辟的河中任职。

        与刘可训担任河中监军御史不同的是,李仙品这个万历二十三年及第的老进士,直接被提升为河中承宣布政使司的首任布政使。

        为了河中巡抚之下的三司遴选到合适胜任的人选,以便尽快地将河中之地真正纳入到大明朝的版图之中来,崇祯皇帝也的确是绞尽脑汁。

        除了让陕西人李仙品担任河中布政使之外,崇祯皇帝还让一直在延绥巡抚麾下担任延绥参政的陈奇瑜,升任河中首任提刑按察使。

        而且还让原延绥镇主管边军卫所的副总兵李昌龄,转任河中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带着以前延绥镇榆林卫等沿边卫所的破落军户们,一同北迁河中,然后划片分区、授田安置,重建东胜卫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