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零八章 一言而决 (2 / 4)
李邦华在奏报之中写道:“如此一来,陛下只需一道诏令,即可以收军心,可以省国用,可以实边外,一举而三得也!”
李邦华的奏报送到居庸关中之后,皇帝身边唯一的内阁辅政大臣徐光启,对此建议极为赞赏。
而崇祯皇帝本人,当然立刻就同意了。
漠南和河套之地的极端重要性,崇祯皇帝的心中也非常清楚。
如今,大明边镇精锐之师云集归化城中,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至于之前大明朝堂之上曾经有过的那种塞北之地得知不足以耕种,守之徒然劳师而靡饷的说法,他更是早就嗤之以鼻了。
且不说后世内蒙古地区的粮食产量了,就单说这片广袤地区的丰富矿产资源,就已经是后世中国的重中之重了。
所以,即使是驻军归化、收复河套这些建议,不在李邦华的这份奏报之中提出,如今这位来自后世的崇祯皇帝在得知黄台吉从归化城突围北上逃亡漠北,而李邦华率军进入漠南重镇归化城的消息之后,也会在第一时间传旨李邦华等人驻军归化,并进而收复河套的。
所以,李邦华的提议一送到皇帝手中,崇祯皇帝根本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意见,当即批复同意。
与此同时,就在崇祯皇帝收到李邦华从归化城发来奏报的第二天傍晚,来自东江镇和登莱镇的辽东捷报,也在辗转京师之后,被内阁首辅李国鐠派人快马送到了居庸关中。
当天夜里,居庸关里,上自崇祯皇帝和随驾大臣,下至关城之中的普通一兵一卒、随军民夫青壮,人人欢欣鼓舞、喜气洋洋。
有了辽东传来的捷报,此番建虏入寇宣大之地的战事,就算是以先败而后胜,先守而后攻的结局,尘埃落定了。
而数日之前,流贼复起和洮岷兵变,给居庸关行在诸臣所带来的隐忧与不安,也随着辽东捷报的传来一扫而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