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九章 心忧京西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二九章 心忧京西 (2 / 4)
        再说,就在十数日之前,崇祯皇帝从热河堡孙承宗和大同镇范复粹那里,确知黄台吉已经率领建虏八旗中四个旗的主力西征林丹汗以后,当即派出了李凤祥、韩赞周、张国元三个内臣,携带密旨赶赴辽东、登莱与东江,令三地督、抚、镇臣在旨到之日即刻出兵。

        而且为了避免失期误事,皇帝还在给辽东、登莱和东江镇的旨意中明确加上一句话:

        “限期十一月望日之前誓师出兵,传旨内臣逾期而未至者,斩内臣!旨到三地而将帅逾期未能出兵者,咎在督抚则杀督抚,咎在镇臣则杀镇臣!勿谓言之不预也!”

        崇祯皇帝相信,只要东江镇、登莱镇、辽东镇能够如期出兵北上,向建虏后金国发起进攻,那么这一次黄台吉率军西征,就一定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然了,所有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大同、宣府乃至是蓟镇的边军,一定要顶住建虏的进攻,坚持到后金国被兵消息传来,黄台吉率军撤离的那一天。

        一旦大同、宣府顶不住,那么接下来的后果可就危险了!

        因为一旦建虏如同历史上一样打进了大明朝的腹地,甚至如同历史上一样大军直抵京师,那么即便是毛文龙、李信和鹿善继在辽东、辽南和辽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自从穿越以来,就处心积虑准备的这一战,很可能也是得不偿失甚至是大败亏输的一个局面。

        但是,对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来说,即便将来的局面真的是发展到了这一步,自己的所有安排全部大败亏输,其最惨的下场,也不过是与历史上崇祯二年底的情况一样而已。

        有了历史同一个时期的前辙之鉴作对比、作参考,崇祯皇帝在相继接到来自大同、宣府的几封紧急军报的时候,心里虽然对大同巡抚范复粹和总兵官祖大寿的一再应对失措非常不满,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沉得住气的。

        因为他知道历史上最坏的局面是什么,也知道如今的情况远不是最坏的局面。

        所以除了紧急召见了几位朝中重臣,向他们通报了来自大同的紧急奏报,让锦衣卫派人分赴太原、大同和居庸关传达了自己的几道口谕之外,崇祯皇帝并没有什么异于平时的特别表现。

         

        网网推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