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悍不畏死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七二章 悍不畏死 (2 / 5)
        如今延绥镇边军序列之中的明军骑兵,比历史上的装备好了很多,虽然没有装备崇祯一式燧发火枪,但是这一波精锐中的精锐,人人都有铁甲防身,人人都有明军新型的圆顶宽檐铁笠盔,铜钹一样的造型,以及可以加宽了的环檐,就是为了抵挡敌人抛射到头顶的箭雨。

        若是在箭雨之中,能够及时低头,配合上胸前的铁质板甲,就能够挽回无数死于敌人箭下的悍卒。

        这就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授意毕懋康和武备院军器局,在九边大力推广新式盔帽与板甲的原因。

        后世的时候,随着火枪威力的大增,任你什么甲胄,在高速飞来的弹丸面前,都是不堪一击,所以十八世纪之后,冷兵器时代种类繁多

        网网推荐:

        的盔甲,除了头盔以外,全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在明末的这个时候,明军面对却不是纯火器装备的敌人,而是大规模的骑兵弓箭手和步兵弓箭手,没有特殊的盔帽和板甲,在这种射程甚至超过了火枪的箭雨之中,又有多少火枪手、长矛手能够幸存?

        正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白冶城重开铁冶以来,近千万两银子的投入,才换来了刘弘烈及其麾下敢于冒着箭雨冲向敌阵的这一刻!

        从魏忠贤以及其他数百名被定性为阉**宦勋贵家中,抄没出来的那一大批银子,除了用于军饷之外,超过五成都被用于了军备生产。

        即便是抄没阉党之后,崇祯皇帝很可能不得不面临着东林党人一党独大的威胁,权衡来去,他还是得必须这么做。

        不这么做,他就不光是重蹈历史覆辙的问题了,而且很有可能会比历史上败的更惨,死的更快!

        如果此时此刻,崇祯皇帝能够得知,刘弘烈及其麾下敢于第二次冒着对面射来的箭雨毫不畏惧地冲向敌阵,他一定会感到欣慰无比。

        刘弘烈,榆林卫世袭军户出身,从小当兵打仗,悍勇自不必言,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从军二十多年而没有死,说明他不仅仅是悍勇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