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皇帝心思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七章 皇帝心思 (2 / 4)
        之所以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心中,白养粹、张世荣、苏淳这三个人本来就是该死,主要是因为历史上的那次宁远兵变,与张世荣、苏淳就有关联。

        史载这两个人,一个颟顸无能,一个贪暴苛刻,向来为宁远驻军所不满,袁崇焕平息兵变的一个举措之一就是顺应乱兵要求,将这两个人捉拿下狱,最后请旨夺了他们的官身,

        网网推荐:

        削了他们的士籍。

        至于白养粹,历史上崇祯二年冬在任永平知府,当黄台吉带着后金辫子兵进攻永平的时候,此人主动开门投降,被黄台吉亲口封为蓟永巡抚,帮着后金辫子兵维持占领区的稳定,后来大明军队反攻永平,后金军撤退,白养粹还跟着后金军一起逃走,到后金出仕当官。

        这样的人死了最好,若是没死,知道后事的崇祯皇帝这一次也不会放过他,一定要借机处死他。

        到了中午时分,崇祯皇帝在武英殿军机处的大堂之中,见到了匆匆赶来的孙承宗、李邦华,再加上每日前来当值的张惟贤,几个军机大臣算是凑齐了。

        张惟贤自然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今只是心事重重的坐着。

        而孙承宗和李邦华一看之下皆是心中大惊,难掩惊讶之色,但是两人看着皇帝一副淡定的样子,知道皇帝必定已有对策,于是心中略定。

        孙承宗沉吟着说道:“陛下,宁远乃是辽东重镇,正是辽左咽喉所在,如今发生兵变,虽说事出有因,但决不可等闲视之。

        “臣看眼下乱兵已经回营,但若后事处理有所不当,恐怕仍有不测之险。既然宁远乱兵以反对撤守广宁、请发欠饷为名,臣以为朝廷可派一名大臣为使,讲明朝廷决策,暂停撤守广宁,同时押饷出关招抚,承诺只除首恶,余者不问。如此,臣以为宁远兵变之事不难平定。”

        崇祯皇帝沉吟不语,因为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虽然这么做,宁远兵变能够很快平定,但是后患无穷。

        历史上,袁崇焕平息宁远兵变的做法,不仅没有震慑住辽东的骄兵悍将,反而变相地鼓励了这些人接着闹饷哗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