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议开河套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议开河套 (1 / 2)
        这一世的崇祯皇帝,当然知道洪承畴所说的没有错,历史上杨鹤总督陕西三边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有产出的耕地多数集中在世家豪族的手中,而荒山野岭之地由于连年大旱的缘故,也没有多少屯垦的价值。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对洪承畴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洪爱卿所言有理。然而朕任命爱卿为陕西巡抚,便是想要爱卿解决陕北的民乱。若是募民屯垦难收奇效,陕北之事如何了结?”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又分别看了看李国鐠和徐光启。李国鐠于是说道:“臣以为,陕北民乱可以剿抚并用,杀其为首者,贼首所裹挟之乱民,可采取如今通州之做法,以共代赈,或开矿、或屯田,给其温饱,久之陕北民乱必然平定。”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徐光启。

        徐光启说道:“陕北之乱,根源在于土地贫瘠,土地之出产不足以养活地上之百姓。臣以为,一则可在陕西大力推广新型农作物,增加土地之出产,二则可移民,将陕北贫瘠之地百姓移往土地充裕之处安置。”

        听完这些话,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对于陕北民乱的治理,他的想法有三条,一是移民,二是屯垦,三是剿灭。那些后来著名的贼头能杀当然要杀,但若是不把动乱之源解决掉,即使杀了他们这些贼头,也还是会出现更多贼头。而陕北动乱之源,就是那上百万的穷苦百姓,这上百万的饥民没有了的话,陕北想乱都乱不起来。

        崇祯皇帝看了看在座的三位大臣,深思片刻,然后对着洪承畴又说道:“洪爱卿听了两位阁臣之言,有何感想?”

        洪承畴来之前自然早就有了想法,于是躬身说道:“陛下,两位阁老所言,令臣身受启发。臣以为陕北饥民虽也是陛下赤子,但如今实为陕北贼乱之源,不除此饥民,陕北之乱难以平息。臣有数策,请为陛下言之。”

        然后洪承畴说出了他的全盘想法,一是择官使、赈饥民,二是籍兵伍、申军令,三是利器械、分战守,四是筑城堡、练乡兵。

        说完了这些之后,洪承畴又说道:“适才陛下和两位阁老所言,加上微臣来京途中所见,令臣又有茅塞顿开之感。臣以为,移民、屯垦可与上述四策并行。”

        听了洪承畴的说法,李国鐠、徐光启都是点头,崇祯皇帝心里也是踏实了不少。

        这时,只听徐光启又说道:“既然已知陕北民乱之根源,就应当从根源上下手,对于作乱之饥民,亦可招抚归来,然后移民他处屯垦。”

        说完这个,徐光启接着说道:“臣以为,京畿之地接受流民屯垦终有其限度,陛下此前曾下旨增设三边总督,袁崇焕到任之后,或可令他重开河套之地。俗语云,天下黄河,惟利一套。河套平原广阔,地广人稀,地近黄河,水利方便,加之如今鄂尔多斯衰落不堪,此天赐良机,还请陛下明鉴。”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也是眼前一亮。李国鐠、洪承畴两人心下也是一惊,随之视野大开。

        洪承畴说道:“徐阁老所言极是。若是陛下允准移民河套之地,陕北乱民则多一富饶安置之地。”

        李国鐠也说道:“臣以为徐阁老所言有理,袁崇焕到任之后,陛下可令三边总督府募民实边,一来纾解陕北人多地少之困局,二来趁机将河套富饶之地收归华夏,三则可借此机会拿鄂尔多斯练兵,以备建虏。”李国鐠把话说到这里,徐光启和洪承畴皆是点头不已。

        崇祯皇帝说道:“卿等所言,甚有道理。恢复河套,屯垦实边,实乃利国

        网网推荐:

        利民之大事。大明虽大,但人口众多,可耕之地常显匮乏。内阁要拿出一个条陈,朕准奏以后,交给三边总督尽快施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