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又叫大起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又叫大起 (3 / 3)
        一个是勒令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核查九边实有军卒口数的事情。

        事实证明,张惟贤还算称职。他自己可能也知道,这是皇帝对他的一次考验,是不是可用,能不能重用,就看他在这件事情是不是有私心,是不是尽了力。

        若是私心太重,那就什么都不要说了,往后朱大明不可能用他,更不可能重用他,或许会把他一直放在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位置上,就像一个泥菩萨一样供着,但根本不会让他发挥作用。

        若是私心不太重,心里边还有大明,还有皇帝,还有公忠体国的觉悟,那么老张家的富贵从此就算有了保证,至少崇祯一朝就算有了保证。

        张惟贤对此看得也明白,像他们这种世代公侯的家族,更多的是追求家族地位的延续,是长期的利益。

        当然了,也是见识皇帝的决心和手腕,所以这一次还好,张惟贤回到都督府,很快就召集了自己的一干幕僚,照着皇帝的意思,起草了一个条陈,第二天就由大都督府直接报送到了军机处,军机处也没耽搁,当日就送进了皇帝的书房,而朱大明也是当即同意。

        另一个就是任命巡盐御史、钦差大臣,整顿盐政,重启“开中法”的事情。

        鹿善继这个人出身官宦世界,对官场中的蝇营狗苟很清楚,而且头脑灵活,多谋善断,不迂腐,更重要的一点是家资豪富,从不缺钱,也因此从不贪财,唯一的志向就是干一番事业青史留名,成为一个比肩其祖父的名臣。

        对这样的人,朱大明很放心,也愿意放权,因为这种人不会**,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手中权力的作用。

        军机处的会议一结束,孙承宗、鹿善继、王则古等人,就开始起草重启开中法的折子,他们这些就在边镇任职的人,对边镇的需要也很了解,对万历晚期废除开中法之后的弊端也很清楚,所以很快就有了一个方案。

        朱大明对经济上的事务并不是很懂,但他也知道九边军备废弛的症结不在缺饷,而在缺粮。

        所以看了军机处的折子,立刻就批转给了内阁。

        今天举行大朝会,就要当众宣布。同时也要当众宣布一些大臣的任免事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