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楼小谈之‘真假宝玉’
红楼小谈之‘真假宝玉’
最近,看完《红楼梦》之后,又看了刘心武老师的新解,再提到周汝昌老师的一些看法。
他们是对书中的人物结局、八十回后的情节做了不少的推断和猜测,通读之后,我就不由得想:一个人看红楼,有一个人的看法,自有一个人的见解,那我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物?在我心中,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种结局的呢?这里说说有关‘真假宝玉’之我见。
且看下一段文字: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其中有一句:‘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看过之后,我感觉这说的和我的观点大为相同:
此石投胎,即为贾宝玉——石为其本体,贾宝玉之灵魂即石之灵魂。那么神瑛待者下凡化为何人,此为甄宝玉是也。
说到这里,就有人会问了:那绛珠草所化之林妹妹还泪岂不是还错了,的确是还错了,但她没有爱错,爱情是没有错的。所以如果她还欠神瑛侍者些什么的话,那也只有来生再还了。这一生,她是有憾的,也是有缺陷的。要不然,如果不是错了,曹先生为什么那么费力的写二玉最终未能在一起?又为什么写‘真假宝玉’,如此取名是为了什么?甄宝玉在书中与贾府也是有关联的,与林黛玉当然,在八十回后,在我想也会有些许故事——当然,也同样是悲剧。
同样,林妹妹,这一世,只能是这样缠绵悱恻,波澜曲折的,要不然,也就不是悲剧了。
下文里,可以略见一二。
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