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新局面 (2 / 3)
一系列的变化,看的世人眼huā缭luàn,对于周海涛本人身份的转换,和兰芳的人事变动,各国反应不一。
月30日,人在汉城的英国公使欧格纳首先表态,代表英国政fǔ承认了周海涛的新头衔,对兰芳政fǔ的决定表示赞赏。对周海涛担任中华自治区大统领,兼任朝鲜、琉球总督表示祝贺与欢迎。并一再表示,希望中华自治区和兰芳中华共和国继续为远东的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
紧接着,德国公使绅坷也代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德国政fǔ,对周海涛表示了祝贺。表示对中华自治区与兰芳中华共和国的决定,德国政fǔ非常高兴,愿意与两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并希望三方能够继续增加贸易往来与合作,以便大家加深了解,共同维护亚洲的安定与秩序。
法国公使施阿兰代表他个人,向周海涛表示了祝贺,不过在贺电中,施阿兰对东亚现在的动dàng表示忧虑,希望周海涛大统领能够尽快结束这种húnluàn状况,为各国的商业往来打开方便之mén。
俄国公使喀希尼的表现就不是那么友好了,他先是再次对周海涛占领辽东和朝鲜表示抗议,对周海涛的好战表示担忧,重申了他那个所谓的,伟大的俄罗斯帝国远东利益不容侵犯的主张。
美国公使田贝表示,他尚未接到美国政fǔ的指示,不便对此发表评论。
日本政f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周海涛的野蛮行径以及英法德等国对其的态度表示遗憾与失望。
欧洲各国接到消息后,除荷兰政fǔ对远东这一系列改变不予承认外,其他各国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表示对远东事态谨慎观望。
与这一切息息相关的大清国离得最近,反应却是最慢的,直到7月3日,清国总理各国事务衙mén才做出了反应,恭亲王、总理大臣奕代表大清朝廷,对周海涛占领辽东、台湾和朝鲜行动表示强烈抗议。称周海涛等人不念国朝之恩义,君父之仁德,竟行此无父无君之事,实乃忘恩负义狼子野心之辈。表示大清对周海涛成立的中华自治区绝不承认,希望西洋各国主持公道,助清国收回辽东和台湾。
清廷一表态,朝中重臣、各地督抚、京中八旗满人和他们的包衣奴才们,再加上酸腐文人,纷纷痛骂周海涛数典忘祖,欺君罔上。俄国公使喀希尼也马上跳了出来,表示俄国愿意帮满清联络各国进行干涉,并愿意借款给满清购买军火训练新军,还可以出兵协助清军收回失地。
清、俄两国的态度,又引发了新一轮的húnluàn,英、法、德、美纷纷表示严重关切。
7月第六师发生冲突,战斗很快从零星jiā火变成大规模jī战,在中华军强大的炮火和密集的机枪火力打击下,清军伤亡惨重迅速崩溃。败兵抛枪弃甲,两昼夜狂奔二百余里逃回锦州城,中华军紧追不舍,趁势迅速向前突进百余里,兵锋越过辽河进抵大凌河边。(原驻守汉城的陆战队第八师,各部重新编组后改为中华军第六师。因第一师防守月光岛,已改为近卫第一师。第二师现在成了兰芳国防军,人员已经分散至兰芳各部成为骨干。所以原陆战队第三师改为中华军第一师,以此类推。)
7月5日,中华军两个师从牛庄出发,向辽阳方向攻击前进,目的明确直奔奉天而去。
7月日,四艘中华军巡洋舰出现在锦州湾,击沉一艘清军风帆巡逻船后向南驶去。
7月7日,四艘中华军巡洋舰炮轰山海关后继续向南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