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师徒美梦 (3 / 4)
“皇上不必忧虑,老臣以为未必会如皇上所想。”翁同龢见光绪眼中泪光闪动连忙劝解。
“老师可有对策,请快快教我。”光绪见翁同龢有不同意见,心里一急连老师都喊出来了。
“请皇上安坐,听老臣为皇上慢慢讲来。”翁同龢站在那躬身说道。
寇连材扶着光绪回书案后坐下,又去给光绪和翁师傅换了新茶。
“皇上可知这兰芳国的来历?”翁同龢实在是渴了,将一杯茶一饮而尽,这才开始了新一轮的讲述,寇连材急忙又去端来一杯。
“这兰芳乃是百余年前,我大清子民罗芳伯所立,称为兰芳大统制,其首领称大唐总长。高宗先帝在位时,曾遣使来朝,yù进贡称藩,高宗皇帝未曾允准。·····(大家谁对兰芳有兴趣,自己百度一下吧)”翁同龢一口气又讲了半个时辰。
“这些年来我大清内忧外患不断,无心他顾,兰芳之土地又一直被荷兰侵夺,其国渐渐式微。不曾想前阵子,在首领梁路义、李大仁、周海涛等人的领导下突然奋起,竟然打败了荷兰,再次占据爪哇和婆罗洲。”翁同龢停顿了一下,见光绪依然饶有兴味的,做认真听讲的好学生状等着他继续。
“老臣之所以劝皇上不必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这兰芳其实皆是我天朝弃民,一直都有重归故土认祖归宗之心,只是碍于朝廷的律法不敢回来。若皇上和朝廷正式颁旨,赦所有人无罪,承认其藩属身份,甚至直接设为我大清一行省,其民必定欢欣鼓舞,叩谢天恩,哪里还敢有其他想法。之所以这次公然与日本争夺台湾,以老臣看来,不过是气愤国朝受辱,皇上这才出兵与之争斗,乃是一片报效皇上和朝廷之心啊。皇上应该明发旨意,赦免其不敬之罪,承认其大清子民身份,再封赏其首领,并许以督抚之位。此等xiǎo民必定感jī皇上恩德圣明,感念朝廷恩义,必会誓死报效明主。”翁同龢说完看着光绪皇帝。
“若能同老师所言,实乃我大清之幸,万民之幸。”光绪兴奋的一跃而起,把茶碗一下碰到了地上,啪嚓一声帅的粉碎。
寇连材急忙上来查看,帮光绪擦拭龙袍上的茶叶和水迹。
“真能如老师所说,只要安排得当,辽东和台湾当可保无虞矣,朝鲜属国也亦未可知,我大清在南洋还可多一属国或一省,朝廷凭白得一支劲旅。不过朕当如何说服亲爸爸和众臣工呢?这道旨意又该如何拟定?以何为凭来封赏呢?”光绪也顾不得衣服了,一迭连声的问到。
“皇上可将此中之利害,仔细的与太后言明,只要太后答应了,众臣那边不会有什么问题。圣旨必须明发天下,派朝廷重臣往南洋宣旨,以显示皇上之圣明,朝廷之仁义。”这些问题当然难不倒翁师傅这个老官僚,“至于封赏嘛~最好先和他们联系一下,若是称藩,皇上就给个南洋大唐总长的名号,朝服印信,一切都依照朝鲜例就是。若是设省,皇上可封梁路义为南洋总督,李大仁为爪哇巡抚,李yù昌为婆罗洲巡抚,至于那个周海涛嘛,给他个一等伯、水师提督兼任台湾巡抚。”
“除如何向亲爸爸分说还要好好思量一下,其他倒也稳妥,不过那个周海涛为何要特殊优渥呢?”光绪点点头,只是不明白翁师傅为什么要对周海涛特殊优待。
“此人是武将啊,皇上,而且手下船坚炮利兵强将勇,皇上将来用得着啊,所以必须以国士待之,他才能对皇上您忠心耿耿。”翁师傅xiǎo声说出了理由,光绪深以为然。(周海涛喷嚏不断,他妈的!谁算计老子?)
“皇上!皇上!出大事了!李中堂和军机处的各位大人求见。”mén外传来xiǎo太监的喊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