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取胜的基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取胜的基础 (1 / 3)
        第二百五十六章取胜的基础

        印度等盟国在这个时候要求出兵协助中*队作战,都是希望在已经能够看到胜利的时候抓住最后的机会,在美国战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从而在战后的世界格局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赢话费,

        当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打算。

        印度总理先站出来,不是在借此机会向中国挑战,而是希望能够巩固与中国的同盟关系,从而使其在南亚的地位得到中国的承认。当时,印度的基本战略不是称霸南亚,而是成为中国在南亚的代言人。

        说白了,印度早已没有了野心,现在甘愿充当中国的地区操盘手。

        当然,也不能说印度没有野心,只是印度的野心不再是成为世界大国、更不会为此挑衅中国,只是希望能够在中国主导的新世界里,成为中国的头号盟国,从而成为新世界里的老二。

        事实上,这与半个世纪前的日本非常相似。

        紧跟着印度站出来的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不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印度,即不希望印度展壮大。

        在巴基斯坦的战略中,亲华遏印是重中之重。

        如此一来,巴基斯坦就得遏制印度,阻止印度成为东方同盟集团中的老二,至少也应该获得与印度同等的地位。只有这样,在战后的新秩序中,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的地位才能得到保证。

        第三个挺身而出的是印度尼西亚,其目的与印度相似,即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代言人与头号地区强国,在协助中国控制东南亚的同时,获得该地区的最大利益,以维持本国的高展。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为何会积极提出向美国出兵了。甚至连新加坡都以准盟国身份提出,愿意在美国战场上出力,帮助中国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时,新加坡甚至成立了一个“亲友团”,由民间知名人士组成,专门跟中国的高层领导人拉关系,甚至还有几个新加坡的知名商人与黄瀚林是老乡,提出要回故乡展,帮助故乡的现代化建设出力。

        问题是,中国已经不是五十年前的中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