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小国的立场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四章 小国的立场 (2 / 5)
        事实上,当时美国也有点犹豫。

        主要就是,大战爆发前,新加坡已经是美国的盟国了,美国有没有必要在东南亚地区再扶持一个盟国。

        最终,美国放弃了与东帝汶结盟的努力。

        以当时的情况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美国的战争计划有关,即美国不可能在大战爆发前把东帝汶打造成军事堡垒。

        有趣的是,在拉拢东帝汶的行动中,最积极的不是美国,而是澳大利亚。

        事实上,在东帝汶独立之后,澳大利亚一直是东帝汶最大的援助国,每年无偿援助的物资占到了东帝汶受援量的百分之六十,还时不时的给一些额外的处。比如在全球自然灾害期间,澳大利亚总共为东帝汶提供了一百五十万吨粮食,并且把美国援助的抗碍药物分给了东帝汶一百万份。

        澳大利亚积极援助东帝汶,主要就是东帝汶挡在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之间。

        在澳大利亚来,东帝汶是阻挡中国南下的战略屏障。

        可惜的是,澳大利亚的国力非常有限,而且大部分民众都有偏安思想,不太支持政府在东帝汶的所作所为。最极端的一起事件就是,在二零三八年,率领澳大利亚渡过全球自然灾害时期的总理卢克因为在向东帝汶提供粮食与药品援助的时候,没有向国会申报,被迫引咎辞职。

        大战爆发的前一年,奥比耶出任东帝汶总理。

        奥比耶是天主教徒,不过不是亲西方份子,而是典型的中立主义者,其基政治主张就是使东帝汶成为中立国。

        问题是,在大战中,任何国家也不可能保持真正的中立。

        对于处在战区内的国家,更不可能保持中立。比如,文莱早就宣布中立,可是仍然向运送军事物资的中国船只开放港口,并且在整个战争期间向中国提供石油等物资,还暗中帮助中国进行战争融资。

        大战爆发后,中国就与东帝汶当局暗中接触,希望东帝汶能够加入东方同盟集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