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另辟蹊径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另辟蹊径 (2 / 4)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海军建设,因为在中美对抗中,海军是第一力量,只有在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空军与陆军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中国来说,海军建设的重要性压倒了一切。

        别忘了,中国与美国之间隔着占了地球表面积一半的太平洋

        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靠近美国本土的前沿基地,而美国却在中国本土周围拥有大量前进基地。

        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只需要保持已有的海军优势,就能把重点转向空军与陆军,而中国却必须首先在海军上占据优势,才能获得让空军与陆军发挥作用的机会,即中国的军事战略处境远不如美国。

        问题是,海军建设周期远超过空军与陆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在战略上最突出的缺陷。

        要知道,建造一艘“泰山”级超级航母,就算不包括设想时间,而且完全按照战时标准施工,也需要两年。也就是说,即便中国海军在二零五二年底开始增加航母订单,也要到二零五四年底才能建成。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认为中国海军要到二零五四年底,才有机会获得战略优势。

        当然,这是非常乐观的估计,因为美国也会以同样的速度、以至是更快的速度建造大型战舰。

        十二月上旬,牧浩洋在战争部长位置上,签署的第一份部长令就是扩大“泰山”级航母的建造规模。

        按照他签署的命令大主要造船厂除了在年内开工建造八艘“泰山”级之外,还要在二零五三年三月底之前开工建造四艘,并且在二零五三年六月底之前,完成四座新增大型船台的建设工程,争取在二零五三年九月底开工建造四艘超级航母,最终目标是在二零五三年底把能够建造超级航母的大型船台增加到二十座,在二零五四年底达到三十六座,使超级航母大批量建造。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雄伟,但是又非常难以实现的目的。

        别的不说,大连造船厂、青岛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与广州造船厂就算扩建,也最多只能建设二十座大型船台。如果要继续扩大超级航母的建造数量,就得开辟新的造船厂,或者提高其他造船厂的建造能力,而这就绝对不是一年、以至两年就能完成的工作,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三年。

        明显,牧浩洋的这道部长令,像是在拔苗助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