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不确定因素 (2 / 4)
当时,特遣舰队里有四艘快速战斗支援舰。
牧浩洋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处较为安全的海域,让舰队减速,然后花上四个小时完成弹药补给。
结果,战后有很多人因而指责牧浩洋,认为他错过了歼灭第三舰队的绝佳机会。
要知道,这个时候第四舰队还没赶到,第三舰队落单,而且已经在战斗中丧失了几乎所有舰载战斗机,处于完全没有防卫能力的状态,只需特遣舰队把握住这个机会,就能一举击溃、以至歼灭第三舰队。
明显,这些指责牧浩洋的人忽视了很多关键因素。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牧浩洋并不知道第三舰队在哪,而且当时有迹象表明,第三舰队在舰载航空兵的打击范畴之外。
最明显的迹象就是,侥幸逃脱的美军战斗机没有从进入方向、也就是南面撤出,而是向东南飞往澳大利亚。
根据特遣舰队的作战记录,当时龚继飞少将提出了异议,认为美军战斗机是为了避免暴露舰队行迹,才没有间接向南返航,而是向东南非常澳大利亚,摆脱了追击的中国战斗机之后再返回舰队。
由此,能够做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推断:第三舰队离特遣舰队不会太远。
能够说,这个推断很有说服力。
只是,牧浩洋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一个连龚继飞都无法反驳的理由,即第三舰队没有出动舰载预警机支援攻击机群作战。也就是说,如果第三舰队就在附近,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出动舰载预警机。只有第三舰队离得足够远,而且攻击行动的时间性非常重要,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到底有多远?
根据美军战斗机的返航线路,牧浩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三舰队应该在南面两千公里之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