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大陆政策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 大陆政策 (1 / 4)
        第一百三十章大陆政策

        在美苏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俄罗斯都不是美国的盟友,而是美国的对手。

        原因很简单,美苏冷战以苏联解体结束,美国是最大的胜利者,而承继了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在面对以北约东扩为代表的战略包围时,根本不可能与美国走到一起,反而会想方设法的突破美国的封锁圈。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俄关系全面升温。

        能够说,在美苏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内,中国与俄罗斯在共同目的的驱使下,成为了真正的战略盟友。

        第二次朝鲜战争,是中俄关系的严峻转折点。

        在此之前,中俄关系不断由俄罗斯主导,至少在军事层面上,俄罗斯的话语权比中国大得多,中国的主要贡献在经济层面上。说得间接一点,在此之前,中国不断利用经济上的优势从俄罗斯获得军事上的协助。

        必须承认,来自俄罗斯的军事技术,至少使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缩短了二十年。

        拿空军来说,在引进Su-27SK之前,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是J-8B,而这种战斗机的技术水平只相当于美国六十年代装备的F-4,而Su-27SK的技术水平至少相当于美国在八零年代后期的第三代战斗机。也正是通过Su-27SK与随后引进的S0MKK,中国航空制造业吸取与掌握了九零年代初的技术,完成了J-11、J-13与J-10的开工作,为J-20的研制创造了条件,也为后来的技术大迸奠定了基础。能够说,只到J-30,中国战斗机才完全摆脱了俄制战斗机的影响。

        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中俄关系生了逆转。

        仍然拿空军来说,在J-20与J-22大规模量产之后,中国战斗机已经在各个方面过了俄制战斗机。

        到此时,需要引进技术的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

        比如,在开50的时候,俄罗斯就与中国进行了合作,获得了由中国开的先进电子设备。到了第五代战斗机问世的时候,俄罗斯已经被中国远远抛到身后,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援助,俄罗斯根本不可能在二零四零年让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上天,也不可能在二零四五年量产。

        当然,这种逆转,对双方都有好处。

        在经济层面上,中俄关系依然非常密切,即便中国不再需要俄罗斯的军火,也需要俄罗斯的资源。特别是在二零四零年之前,中国每年都得花数千亿元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也正是来自中国的订单,使俄罗斯经济保持了十多年的平稳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只需没有特殊原因,中俄的战略同盟关系肯定能维持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