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远考虑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远考虑 (3 / 4)
        问题是,中国能否打出第一岛链,关键就得看战争潜力能否发挥出来。

        也就是说,海军能否守住至关重要的战略航线,确保国内的战争机器能否顺利完成动员工作。

        当时,中国的所有战略航线都要经过印度洋

        如此一来,保住印度洋的制海权,把美军、特别是美国海军挡在印度洋之外,成为了中国海军的头号重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牧浩洋积极主张发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的主要原因。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牧浩洋为什么要在印度洋上寻求海军基地,建立军事基地网络了。

        要知道,美国在印度洋上有不少的军事基地。

        除了迪戈加西亚,还有澳大利亚西部地区。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牧浩洋肯定考虑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需求,即在战争初期,中国海军就得夺取迪戈加西亚,封锁澳大利亚,阻止美军向印度洋渗透,必要的时候以至得对澳大利亚进行战略打击。

        现实上,牧浩洋随后做的事情,就能印证这一点。

        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结束的第二年,牧浩洋就以总参谋长的身份,在参加联合军事演习的时候访问了雅加达,跟印度尼西亚当局就租借军事基地的事情进行了谈判,最终从印度尼西亚获得了四座大型空军基地的使用权。随后,牧浩洋还前往菲律宾,以中国投资、中菲共用的方式,在苏比克湾进行了大规模基础建设,还在附近修建了菲律宾规模最大的战略空军基地。如果算上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及斯里兰卡的军事基地,牧浩洋已经沿着第一岛链构筑起了一道战略防线。

        更重要的是,这道防线进可攻、退可守。

        能够说,不管用什么方式来评价牧浩洋在这几年里做的事情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为没有他的高瞻远瞩,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结局肯定会不一样,中国肯定要为全面取代美国付出高得多的代价。

        当然,这不仅仅是牧浩洋一个人的认识,而是当时方的普遍认识。

        别的不说,庞跃龙就非常清楚,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不能避免,那么接下来几年就显得尤其关键了。

        五月底,庞跃龙提交了第二份演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