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因势利导 (1 / 5)
第一百零八章因势利导
当时,对印政策确实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
能够说,这不仅仅关系到印度,还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更关系到中国的外交行动能否取得成功。
比如,当时中国已经向法德做出许诺,保护欧盟在印度的利益。
从政治上讲,首先就得保证印度在战后仍然是一个**国家,不然中国做出的任何许诺都没有实际意义。
在实际操作上,必须保证印度新政权的合法性,即必须是民选政府。
当时,法国与德国都通过外交途径明确提到,中国必须保证印度新政权的合法性,欧盟才能承认事行动的合法性,也才有可能在战后参与印度的重建事务,并且以此与中国改善关系。
这下,问题出来了。
按照法德的要求,印度新政权肯定得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而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的利益。
原因很简单,一个高度集权的印度中央政权,很难保证不会再次成为中国的敌人。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早在战争迸发前,中国当局就对印度的未来做了规划,而最佳结果是在印度建立一个松散的联邦制国家。说得间接一点,就是提高各个邦的地位,削弱中央政府的影响力,使印度完全丧失要挟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推动中国发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的主要原因。
作为高级将领,高层领导集体的一员,牧浩洋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安排。
在黄瀚林的追问下,牧浩洋只能顺水推舟的提到这个方案,即在印度推行联邦制,在地方临时政府的基础之上组建中央临时政府,然后再通过全民大选产生正式政府,完成战争到和平的过渡工作。
黄瀚林没有食言,当天就安排牧浩洋前往**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