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陆军的未来 (3 / 5)
更重要的是,在南面的战斗中,另外两个印军步兵师已经被第十三集团军增派的突击集群击溃。
当时,在南面战场上,第十三集团军没有采取防御战术,而是充分利用了装甲部队的突击速度,分别在上午与下午发动了两场快速突击,毫无悬念的击溃了印军反击部队,毙伤俘虏印军官兵一万多人,而突击集群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七辆反装甲作战平台受损辆多用途作战平台报废,伤亡官兵不到二十人。
能够说,这是一场完全不平等的战斗,就好像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挥舞着马刀向机械化时代的坦克集群发起冲锋,除了牺牲之外,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而掌握着技术优势的一方以至不会遭受严峻丧失。
当然,北面战场上的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利用印军暂时停止进攻的机会,突击集群的装甲力量补充了电能,另外在离前线较近的地方设置了四周电能补给站。
天黑后不久,印军再次发动进攻。
在印军看来,似乎夜晚对进攻者愈加有利。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中国陆军主战装备的夜战能力愈加突出,受夜晚能见度降低的影响更小,反而是印军遭到的影响更大。
更重要的是,突击集群的持续作战能力明显远远超过了印度军队。
要知道,反装甲作战平台的动力与火力电力供应是整合到一起的,因而在进行阵地防御战的时候,能够大幅度提高火力的可持续性。比如在不考虑机动耗能的情况下,反装甲作战平台的电力储备足够以全装状态发射一百二十枚穿甲弹。即便余留三分之一的机动电能,也能发射一百枚穿甲弹。只有在机动作战的时候,必须优先为动力系统供电,才会把火力基数降低到六十枚左右。
在设想的时候,反装甲作战平台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因而正常情况下的弹药基数就有一百二十枚,其中四分之三、也就是九十枚是穿甲弹。如果有必要,还能够通过降低榴弹数量来增加穿甲弹的数量。因为穿甲弹是次口径弹药,装储方式与榴弹不同,占用空间仅为榴弹的三分之二,所以在全部照顾穿甲弹的情况下,反装甲作战平台的弹药基数达到了一百三十枚。
当然,在实战中,没有任何一个坦克手会全部选择穿甲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