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起始点 (2 / 4)
要知道,在对日战争期间,包括战争开支在内的国防开支也仅占上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点七。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在增加国防预算。
在同一财年度,美国国防预算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二点八,是自美国侵越战争之后的最高点。
更重要的是,这仅仅是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中国与美国的国防预算同比增幅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双方都不遗余力的把资源用在了军事建设上。
也正是如此,很多人都把二零四四年当成了中美全面战争爆发的起始点。
虽然战争还没有爆发,但是从这一年开始,两个超级大国不约而同的开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积极为战争做准备。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十年之后,中美国防开支就将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
从经济学角度讲,这绝对是战争爆发的临界点,因为再继续拼下去的话,中美两国的经济都将崩溃。
要知道,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最激烈的一九四三年,美国的国防开支也只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十三。当时,最极端的情况出现在苏联,国防开支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十四。
在和平时期,一个国家的国防开支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说得直接一点,只有战争,才能避免国民经济崩溃,而且得是一场足够大的战争。
正如牧浩洋所说,制造麻烦的不是中国。
巨额国防预算得到批准之后,中国的战争机器就全速运转了起来。
因为实际获得的预算比真正需要的多了九千亿元,所以在保证必须装备的制造与研制工作顺利进行的情况下,牧浩洋把这九千亿元全部用在了军事基础与军事工业基础建设上,比如扩大军事基地规模,增强军事工业生产力。别的不说,当时大连造船厂、青岛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与广州造船厂等十二家大型造船厂就获得了总额三千六百亿元的基建费用,用来扩充造船实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