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补欠账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补欠账 (2 / 3)
        在此期间,陆军将对24式进行改进,主要利用新技术,提高坦克的综合战斗力。

        改进之后,24式将被命名为24A型。根据研制进度,陆军要么采购全新的24A型,要么对现有的24式进行改装。预计到二零四五年,所有的24式都将达到24A型的标准,成为中国陆军主力坦克。

        除此之外,陆军还将对04式进行全面改进,主要提升火力。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04式本身就是第三代主战坦克,准确的说是利用了部分第四代主战坦克技术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受基本设计限制,很难通过改进达到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标准,更不可能超越第四代主战坦克。问题是,24式与24A型的造价非常高昂,而中国陆军的主战坦克保有量一直在一万台左右,没有能力全部装备24式与24A型,半数以上的装甲部队只能继续使用04式,其保有量在五千到六千台之间,因此很有必要对04式进行现代化改进,延长其服役寿命。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在新一代主战坦克问世之前,04式得顶起半边天。

        相对而言,提升火力最为简单,效费比也最高。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为04式配备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炮,以及24式的观瞄系统,把火力提升到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水准,使其拥有与第四代主战坦克对决的能力。如果提升防护能力,就得换装装甲,而且得增大装甲用量,从而必须改进动力系统,不然机动性能将大幅度降低。如此一来,费用将增加好几倍。按照厂方报价,全面改进一辆04式的花费相当于生产一辆24式的百分之八十,而04式再怎么改进,受基础设计限制,综合战斗力也不可能达到24式的百分之八十。

        从某种意义上讲,改进04式只是应急方案。

        说得不好听一点,如果不对04式进行改进,中国陆军到二零四五年左右,就只有不到五千辆24式能够使用了。

        可以说,现有的陆军装备中,绝大部分都要通过改进延长服役寿命。只有像24式主战坦克、27式步兵战车、23式自行榴弹炮等一批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前后定型的主战装备才有继续生产的必要性。

        即便如此,这些装备到二零四五年前后、最迟到二零五零年都将落后。

        再按照以往的方式,即根据作战需求来发展主战装备的话,陆军的军费开支将提高到难以承受的地步。要知道,虽然陆军装备的研制费用不算太高,但是采购量非常大,总体装备费用绝对不比海军与空军低。

        拿主战坦克来说,动辄装备几千台,绝对不比几百架战斗机便宜多少。

        为此,在规划下一代主战装备的时候,陆军非常自觉的提出了“家族化”发展模式,即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与火箭炮、装甲侦察车、指挥车、装甲抢修车、乃至自行高射炮与防空导弹都采用相似的底盘,只是根据实际作战需要,研制不同的作战模块,以降低研制、采购与维护费用。

        事实上,这根本不是什么新概念。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美国陆军就提出了类似的装备项目,只是受技术限制,以及美国的战略需求影响,最终没有搞成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